蘑菇挑选分级 刘璐 摄
东南网2月25日讯(通讯员 黄玉洁 刘璐)眼下,正是赤松茸生长的季节,走进建阳区潭城街道周墩村的赤松茸种植大棚,一朵朵胖墩墩的赤松茸破土而出,犹如撑开的小伞,铺满了田间地头。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2024年,在潭城街道和农业部门的支持下,周墩村引进赤松茸特色种植项目。这种菌菇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且适合与水稻轮作,能有效改良土壤。
“一开始是黄墩村种赤松茸,后来发现种这个确实可以赚钱,就也跟着种了。这个赤松茸亩产可达8000至10000斤,按市场价每斤15元计算,亩产值超10万元,是传统农作物的几十倍。”农户蔡增南说道。
冷链包装发货 刘璐 摄
为打通销路,周墩村村民依托“合作社+企业”的产销网络,与润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达成协议,由其统一收购赤松茸,通过冷链物流直供大型商超和餐饮企业,将产品销往全国。
合作社负责人连志刚介绍,“目前周墩和黄墩村的赤松茸都是合作社收购,两村的种植面积已近百亩,提供了采摘、挑选分级等近30个就业岗位,每天的工资可以达到140-150元,方便村民家门口就业。”
潭城街道以赤松茸为“钥匙”,打开了致富的大门。通过发展赤松茸特色种植产业,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更让这把“致富伞”为农民撑起了增收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