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管工作多么平凡,仍然用自己的热情温暖群众,用自己的真情服务群众,用自己最朴实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东南网特别策划推出《新春走基层·走!到乡村去》专栏,记者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群众生产生活,用文字讲述生活故事、用镜头捕捉温暖画面,洞察百姓美好生活背后的奋进力量。
“我的抹布明明就放在那儿,怎么一转眼就不见了?”
“别着急,等下我帮您找找看!”
……
近日,记者走进建瓯市小桥镇的“幸福里”社区一期,只见一位身材娇小且略显消瘦的身影正在耐心地调解一位老人关于抹布丢失的小事。这样的琐事,对她而言,每日都在上演。
建瓯市小桥镇“幸福里”社区 东南网记者 郑正华 摄
在“幸福里”社区众多银发苍苍的老人中,叶彩云那头黑发显得格外醒目。她是管理“幸福里”社区一期的唯一管理员。
“我每天早上六点半就起床,先回家简单吃点早餐,然后回到社区,先绕着院子巡视一圈,接着去厨房检查老人们煮饭的情况和用电安全。”叶彩云向记者详细描述了她的日常。她肩负着监督社区内老人们遵守社区公约的重任。
“2023年9月,‘幸福里’社区正式成立。当时我们在寻找一位既有责任心又善良,而且家离社区近的管理员,叶彩云符合所有条件。”小桥镇民政办主任黄善旺介绍道,“幸福里”社区是在旧敬老院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将偏远山村、空心村以及独居、留守的困难老人提供一个开放式的农村养老社区。而叶彩云,就是最适合担任全天候管家的人选。
叶彩云更换值班表 东南网记者 郑正华 摄
“现在社区里住了13户21位老人,大家的精神状态都很好。”叶彩云欣慰地说道,尽管老人们年事已高,但生活都能自理,这让她的工作减轻了不少负担。
“原来住的地方偏远,房子破旧,既不安全,生活就医也不方便。搬到这里后,本以为会不适应,没想到这里氛围这么好,彩云也很照顾我们,让我有了家的感觉。”说起叶彩云,住在“幸福里”社区的左大妈赞不绝口。
幸福里社区的老人做手工 东南网记者 郑正华 摄
作为“幸福里”社区的唯一管家,叶彩云的工作任务繁重。“除了日常管理和运营外,我还要组织每月的公益活动。现在每周都有一次义诊,每月还有一次其他公益活动。老人们不用出门就能享受到体检和剪发服务。”叶彩云说道。
记者了解到,社区还设有耕作区,入住的老人们都可以参与耕作。这不仅让他们在闲暇之余锻炼了身体,还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小桥镇党委还牵头与辖区企业建立了合作共建机制,引入了零工市场就业形态。通过对接茶企、灯笼厂等企业,老人们可以定期定量地承接一些糊纸灯笼、捡茶叶梗等轻松的手工劳动,实现增收。
叶彩云查看社区老人晾晒的萝卜干 东南网记者 郑正华 摄
“这些手工活不仅能给老人们带来额外的收入,还能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平均每月能增加300到400元的收入。”叶彩云笑着告诉记者,她需要不时地去企业领取手工活并分配下去,同时统计每个人的制作数量,虽然这项任务繁琐,但却意义非凡。
整洁有序的食堂 东南网记者 郑正华 摄
卫生是否干净、衣服是否晾晒整齐、手工活是否完成得好、厨房用电是否安全……这些都是叶彩云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谈及一年多来的工作感受,叶彩云笑嘻嘻地说:“做一年多了都挺好的!有时候心情不好就和他们一起跳跳广场舞释放一下压力!在这儿和老人们打交道,就跟哄小孩子似的,安抚哄哄就好!”
策划:康金山 张梦媛
记者:郑正华 张梦媛
视频:张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