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28日讯(本网记者 陈艳 通讯员 元文明 戴凤娇)邵武市金坑乡地处闽赣两省邵武、光泽、黎川三县市交界处,距邵武城区45公里,这里像大多数传统村落一样,是一座新旧杂糅、古今重叠的古镇;2021年,由“90后”两岸青年组成的闽台乡建乡创团队“随坪一里”进入金坑乡,开展闽台乡建乡创陪伴式服务,为这座闽赣边界的传统古镇注入了新的活力。
改造后的台湾青年工作室——海峡建筑师家园 戴凤娇/摄
闽台乡建乡创指的是引进台湾团队对农村进行规划改造。近年来,邵武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立足群众需求,引入台湾设计师团队,围绕人居环境整治、惠民空间打造、“三类农房”改造、传承创新、产业培育等成效要素,全面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位于金坑乡的改造前的台湾青年工作室 受访者供图
金坑乡金坑村的“昼锦乡舍”民宿是由老旧小屋改造而成的精品民宿。为了紧跟金坑乡红色旅游发展步伐,给游客提供舒适的住宿体验,民宿负责人高凯投资200余万元,与当地政府签订租赁协议,将老房子进行提升改造。高凯表示,自己当初正是看中了台湾团队的设计,这才毅然返乡创业。如今“昼锦乡舍”已成为邵武市古建筑活化利用的典型案例,不仅带动当地民宿产业发展,也带动了农家乐经济、土特产经济等,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闽台乡建乡创项目“昼锦乡舍”民宿 戴凤娇/摄
在邵武市金坑乡重下村,总投资260余万元的毛主席避雨亭、红军徒步道及沉浸式沿线打卡点、民宿等十余个项目建设已经建成,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了乡村的整体风貌和文化底蕴。同时经由“随坪一里”文创组设计创作,金坑乡还推出了金坑盲盒、抱枕等10余种周边文创产品,以及鸡将军、鸭元帅、雪裙仙子等12种农特产品包装盒,促进村民人均增收近2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随坪一里”团队设计的农特产品包装 受访者供图
“我们在这打造了一间融有当地特色的‘台湾青年工作室’,为来大陆筑梦的台湾青年提供一个温馨的场所。”“随坪一里”团队创始人邓枝绿说。
金坑乡闽台乡建乡创项目开展以来,乡村环境治理及农产品附加值得到大幅度提升,并且推动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稳步发展,让红色风貌既能“看得见”,又能“带得走”,带动了民富村强。“我们将持续探索闽台融合发展之路,借鉴台湾乡村治理经验,从乡建乡创中找到共谋、共建、共享的融合发展新支点,为乡村治理注入新活力。走出自然衣、传统魂、现代骨的乡村振兴新路径。”金坑乡党委书记黄福文说。
闽台乡建乡创项目重下村红色文化公园 元文明/摄
在“随坪一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目前金坑乡已先后将5栋古建筑改造成了6间具有温度、深度和品质的精品民宿,并配套建设了小酒馆、咖啡厅、共享厨房、汉服馆等多业态复合空间,吸引游客达32万人次。
金坑乡的乡建乡创实践,是南平市积极推动闽台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平市住建局等部门大力支持乡建乡创工作,为台湾建筑师和团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涌现出了一批如邵武金坑乡、峡阳镇闽台乡建乡创样板集镇项目等优秀案例。这些项目充分挖掘了当地的特色传统文化,借助台湾设计团队的专业力量,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元素相融合,打造出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乡村建设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南平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