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潜增效为企业发展添动力——福建南平供电公司提质增效工作侧记

来源:东南网 | 作者: | 时间:2024-10-24

东南网10月24日讯(通讯员 陈书忠 张显凤10月10日16时52分03秒,福建南平建阳区小湖变10千伏塘楼线线路发生短路故障,造成变电站馈线开关跳闸。故障发生后,福建南平供电公司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全自动FA程序立即启动,精准地研判出故障点位于出线开关至第一把分段开关之间,系统立即自动断开第一把分段开关进行故障隔离,并逐段合上后端联络开关。16点53分01秒,塘楼线负荷转移至10千伏园区Ⅱ线及马坑线供电,未造成配变停电,减停41台配变,实现故障“秒级自愈”,短短58秒,故障处理“全自动”“零感知”,这正是该公司深化提质增效的举措之一。

今年以来,南平供电公司持续深化提质增效稳增长专项行动,坚持“建机制、抓执行、提质效”工作思路,制定提质增效49项具体任务和37项量化指标,补齐短板弱项,夯实经营基础。推进数字化转型,线损管理,提升综合电压合格率水平,确保提质增效工作取得实效,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科技增效 数字运维提升质效

10月9日,福建南平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220千伏童游变电站内开展PMS3.0数字化巡视工作,新的数字化巡视模式使工作人员摆脱了办公室限制,充分依托移动网络在线生成巡视和缺陷记录,通过大数据分析全面掌握设备薄弱环节,确保设备在秋收期间可靠供电。数字化巡视模式不仅简化了巡视数据填写流程,缩短了数据管理时间,还实现了设备数据管理的统一化,极大便利了检修工作。

近年来,该公司抓住数字化转型契机,以数字化赋能工程为载体,聚焦赋能、减负、创新、提效,因地制宜、分层分类开展,充分发挥数字信息为电网赋能、服务提效、发展助力的重要作用,乘“数”而上、向“智”登高,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以数字化技术赋能中心工作提质增效。

该公司运维检修部把“数字运检”春风化雨般融入日常,以点带面深化数字运检建设,致力打造数字运检新高地,加速电网设备运检,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全面转变,奋力攀登数字运检制高点。转变运检模式,由员工跑变设备跑,判断模式由经验决策变数据决策,将管理从“精”提升至“精准”,在管理效能、数字融合和队伍提升上有很大的突破。

福建南平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220千伏童游变电站内使用手持移动终端开展PMS3.0表计数据巡视、抄录。王成飞 摄

同时,积极提升配网数字化水平,探索形成一套以标准自动化馈线为基础、配电自动化实用化为核心、主站策略仿真测试为保障的配网数字化运行管理新模式,在配网线路发生故障时具备自动定位、隔离,自动恢复非故障线路段供电的功能,让配电网拥有“自愈”能力,进一步提升山区配电网智能化水平,为提质增效注入动力。

线损治理 精益推进提质增效

“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反馈你辖区骨粒厂配变突发高损,请立即派人前往核查处理。”10月9日,福建南平供电公司线损管理工作人员打通了建瓯市供电公司供电服务班台区经理蔡小强的电话。接到电话后,蔡小强立即前往现场开展核查,台区高损预警成功解除。

线损治理是南平供电公司深化提质增效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该公司依托电网降损三年巩固提升工程,积极开展异常设备线损监测,通过上下及时对接、专业高效联动机制,消缺时限由7个工作日压缩至24小时。

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开展线损稽查。“线上”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同期线损系统进行大数据综合分析,对电量、线损异常台区和异常用户比对筛查精准治理;“线下”以网格为单位开展“降损+安全”专项行动,结合线上分析情况,组织各网格员组成直查小组摸排,形成“网格员—台区经理—设备主人”现场联查的责任纵向贯通管理机制,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工作落实到位。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