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正在施工作业 张少杰 摄
东南网10月23日讯(通讯员 江洁 张少杰 朱琳)10月21日,在位于建阳区宝山街道的民主南路,建阳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再次对这棵树龄已有1372年的千年古香樟进行根系保护性作业,预计10月底将完成地下部分的复壮工作。
近年来,建阳区园林部门建立健全“一树一档”,大力推进城区古树名木保护,推动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因为原有的地砖混凝土较厚,所以导致树的根系没办法呼吸,生长受到抑制。我们现在要把它的树穴扩大,把周边的透水桩换成更透气性的材质,让它的根系更好呼吸。”园林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恕杰介绍道。
这棵古樟高23米,冠幅17米,胸径2.5米,属于一级古树。一千多年来,古香樟杈曲枝翘、笼天盖地,见证着建阳城市的变迁,承载了一代又一代建阳人的回忆,是历史的“活化石”。
“建阳区有六棵古树,我们定期都会进行养护,使它能够良好生长。”张恕杰说。
近年来,建阳区城市管理部门严格贯彻落实《福建省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组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小组,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根据区绿化委员会工作要求,由专业技术人员实地勘查后,对每棵古树进行挂牌保护管理,并制定复壮方案,以进一步挖掘古树名木的生态、文化、旅游价值,打造古树名木与人居环境相适应的生态系统,提升城乡绿色生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