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出圈”更“出彩”——2024南平市“清新福建·共享非遗嗨一夏”主题活动侧记

来源:闽北日报 | 作者: | 时间:2024-08-19

为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2024年全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部署要求,进一步释放南平市暑期文旅市场消费潜能,打造南平市“月月有活动、季季有高潮”的浓厚氛围,2024年夏季,南平市、县两级全面开展“清新福建·共享非遗嗨一夏”主题活动,66场系列非遗示范性活动,涉及282项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42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惠及群众365.8万余人。


“两岸一家亲·湛卢山下游”青年版画研学交流活动

闽港澳台青年交流

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发挥好南平非遗特色文化品牌,策划闽港澳台青年交流活动。“梦笔生花”闽港澳台青年美术人才成长培育非遗体验活动,来自闽港澳台的28位青年艺术家走进浦城剪纸非遗传习所,通过剪纸技艺了解南平的历史与文化;70余名台湾青年受邀走进松溪,参与“两岸一家亲·湛卢山下游”松台青年版画研学交流活动,参观松溪非遗馆、松溪版画院,并在工作人员的辅导下拿起刻刀、滚筒,体验松溪版画魅力。非遗活动为闽港澳台青年打开了一扇扇相互了解与文化交流的大门,引导着广大青年树立国家情怀、培养文化认同、赓续中华文脉。


“梦笔生花”闽港澳台青年美术人才成长培育非遗体验活动

非遗研学多点开花

积极谋划非遗研学项目,发动茶企、古村落、非遗传习所等社会文化空间及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开展非遗展示、体验等各类研学活动。“跟着非遗去旅行——华阳山畲乡之旅”,十余名返乡大学生、初高中生身穿畲族服饰走进华阳山下沙畲族村,体验畲家乌米饭、打白粿、竹竿舞等“山哈”特色;“‘三浦并臻’中小学生美术夏令营非遗研学”聚合浦城、漳浦、霞浦三城非遗力量,激发三地非遗传承新活力;“建州宋式点茶非遗研学系列活动”带领小学生们走进位于建瓯铁井栏—紫芝街非遗街区点茶传习所,感受闽北茶文化源远流长。更有“大学生茶百戏社会实践”“武夷山茶游学”“和平游浆豆腐研学活动”等适合各年龄层的研学活动,培育了南平市研学文旅新业态。

在武夷山南源岭民宿村开展“来福建看福戏 共享一夏好时光”“‘环带’文艺相辉映,共绘文旅新画卷”惠民演出。


朱子文化走进生活

深度挖掘朱子文化精髓,践行朱子文化(南平)生态保护区工作要求。不久前,“我们的节日·七夕‘朱子婚礼’展示展演活动”首次在武夷新区完整展示福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朱子婚礼”的礼仪流程,展现朱子“孝”“爱”精神内核;《走进朱子故里》——朱子文旅专场演出,走进武夷山市兴田镇南源岭非遗展示馆、武夷山市宋街(武夷宫)、武夷山市兴田镇南源岭等地,为广大游客、村民表演南词表演唱《游金门》《走在朱子之路上》、南词情景表演《观书有感》等以朱子诗词创作的南词曲艺节目,将朱子文化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生动诠释朱子文化的深厚底蕴。“朱子文化讲座”“朱子绘本故事体验”《以理育人——朱子文化展》、“‘浸润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共享非遗魅力’非遗戏曲展演”等展示、展演、展览、体验活动,以时代精神激活南平市朱子文化的生命力。


南平非遗“破圈”“出圈”

积极搭建平台、扩展场景,《紫玉瓯心——中国建窑建盏文化展》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298件建窑建盏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作品与135件古代建窑建盏相关文物共同闪耀国博,助力南平市建盏未来进入更广阔的国际平台。融合新媒体、节庆、景区等文旅消费场域,开展“2024年南平市‘非遗购物节’·大V说非遗”,邀请万级粉丝量大V探访非遗传习所,发布视频25个,在抖音播放量达346.7万次,相关视频在视频号、B站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播放,进一步提升南平非遗知名度;“‘来福建看福戏 共享一夏好时光’‘环带文艺相辉映 共绘文旅新画卷’南平市‘周周有戏’公益性低票价惠民演出”,南平四大非遗院团对标暑假游客潮,在“环带”重要旅游点,联手演绎南词、三角戏、傩舞、赣剧等非遗节目,赋能南平旅游经济,促进非遗成为南平城市IP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接地气、烟火气、有人气中,推动南平非遗“出圈”更“出彩”。(张慧)

“2024年南平市‘非遗购物节’·大V说非遗”活动视频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