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南平分行:融合传统文化精髓,筑牢金融防诈宣教防线

来源:东南网 | 作者: | 时间:2024-08-12
“大圣维权”系列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主题海报 兴业银行南平分行供图

东南网8月12日讯(通讯员 郑雅文)在当今快速变化的金融市场中,消费者权益保护不仅是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更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兴业银行南平分行作为区域内金融创新的先锋,不仅紧跟时代步伐,更以独特的视角和前瞻性的思维,将传统文化与金融知识宣教深度融合,成功开创了金融消保工作的新篇章。

守护银龄,共筑金融消保坚固防线

近日,兴业银行南平分行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守护先锋”故事,据该行工作人员透露,当时年过九旬的陈老先生急匆匆地走进兴业银行南平分行营业大厅要求办理跨行转账业务,称自己收到了“脊梁战略国情公报”的入刊通知,对方承诺只要缴纳部分费用,便可办理入编手续,刊登其生平事迹。工作人员在听到客户的自述后立即警觉,劝阻暂停汇款并联系客户家属及民警寻求帮助。民警到达现场后,耐心地向客户展示了多起近期发生的类似诈骗案件资料,详细分析了这些案件的手法、特点和受害人的遭遇,客户逐渐意识到自己所面临的情况与这些案例中的描述高度吻合。家属赶到后激动地说道:“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如果不是你们如此认真负责,极力劝阻,我父亲可能再次落入那些狡猾骗子的圈套。”家属表示,其父亲是南平市某医院的退休医生,在学术上有一定知名度,一直以来都极为看重个人荣誉,这种性格导致他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不仅自己深受其害,还损失了大量的钱财。此次父亲险些被骗,感谢兴业银行南平分行提供的及时、专业且细致入微的服务,为父亲挽回了1.2万元的经济损失。

兴业银行南平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以花钱就能发期刊为诱饵的诈骗案件是一种新型的学术诈骗,不法分子往往利用受害者急于求成的心理骗取钱财,针对该种诈骗,消费者应提高警惕,注意核实期刊真实性,警惕快速发表承诺,不轻易支付费用,这样才能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文化赋能,金融知识宣教焕发新生

面对金融知识普及的难题,兴业银行南平分行独辟蹊径,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作为金融知识宣传的独特资源。通过深入挖掘剪纸艺术形式中蕴含的金融智慧,该行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吸引力的宣教内容。这些内容不仅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更让市民在享受文化熏陶的同时,也能有效提升金融素养。

笔者在走访中获悉,闽北民间剪纸大约起源于西晋年间,随中原士族迁居入闽开展传入闽北,剪纸被广泛用于祈福、纳祥等生活场景中。2018年闽北剪纸被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目录扩展项目名单。不久前兴业银行南平分行推出了一批具有民俗特色的“大圣维权”系列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主题海报,将齐天大圣孙悟空卡通形象与传统剪纸艺术相结合,让防诈防骗教育变得更为生动形象,有效提升消费者金融风险意识。同时,该行还不定期举办剪纸实践课堂活动,邀请文化名人与市民面对面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市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持续创新,推动消保工作高质量发展

面对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兴业银行南平分行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精神。该行将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金融消保工作模式和方法,如加强金融科技应用、深化跨界合作、提升员工专业素养等,以更加高效、便捷、专业的服务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同时,该行还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构建更加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