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电力 > 新闻中心 > 正文
国网武夷山市供电公司:以“红”护“绿”,双节保电护光明
www.fjsen.com 2025-09-30 18:40:29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9月30日讯(通讯员 陈龙辉 文/图)福建省武夷山市,作为全国首批5A级风景旅游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及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绿色”是这座城市的生态底色,“红色”是国家电网共产党员服务队的精神标识。当“国庆”“中秋”双节的旅游热潮即将席卷这座5A级景区,国网武夷山市供电公司的保电工作,早已超越“用电稳定”的基础范畴,成为一场融合“生态保护、旅游服务、民生保障”的提升工程。9月28日,国家电网福建电力(武夷大红袍)“双满意”共产党员服务队在三姑度假区宋街、星村镇竹筏码头的忙碌身影,正是这场深度保电活动的生动缩影。

从“设备巡检”到“场景赋能”,保电靶向更精准

三姑度假区宋街的青石板路上,党员服务队队员手中的测温仪不仅在检测表箱温度,更在“读取”景区的用电脉搏。作为武夷山景区旅游的“第一站”,宋街聚集了数十家餐饮、小吃及古玩等商户,节假日期间空调、冰柜、照明等设备满负荷运转,用电负荷较平日激增30%以上。服务队此次巡视并非简单“查隐患”,而是建立了“一商户一档”的用电台账——既要确保变压器、线路接头等核心设备在高负荷下稳定运行,还要根据商户经营特点,提前预判用电峰值,为后续的负荷调配、应急响应提供数据支撑。

供电员工向商户宣传用电小知识

“之前旺季总担心跳闸,现在供电师傅不仅帮我们检查了线路,还提醒我们错峰使用大功率设备,这下做生意心里有底了。”宋街一家餐饮店老板王女士的感慨,道出了保电工作的深层价值,从“被动抢修”到“主动服务”,从“关注设备”到“关注场景”,供电服务正成为提升景区商户经营信心、优化游客体验的重要一环。

以“电”为媒,串联生态保护与旅游安全的双重责任

武夷山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保电工作必须兼顾“生态红线”与“旅游安全”。星村镇竹筏码头作为九曲溪竹筏漂流的起点,既是游客体验“九曲棹歌”的核心节点,也是生态敏感区域——周边林木茂密,线路架设需避开古树名木,竹筏停靠区潮湿多雨,电气设备易受潮短路,党员服务队此次上门宣传,便带着“定制化”的安全方案。

供电员工与竹筏公司负责人宣传国庆安全用电事项

“竹筏码头的配电箱要加装防雨罩,电缆沟要定期清理排水,避免雨水浸泡引发故障。”服务队向竹筏公司负责人细致讲解时,手中的宣传册上不仅有安全用电规范,还标注了景区内“生态保护禁区”的电力施工要求。这种“保电+生态”的双重考量,源于供电公司多年的经验积累。在武夷山,任何一次电力抢修都不能破坏植被,任何一台设备安装都要与自然景观相协调。此次节前宣传,正是将“生态保护”的意识融入用电安全管理,让电力服务成为守护武夷山生态底色的隐形屏障。

从“应急值守”到“体系保障”,责任链条更闭环

节日期间的24小时应急值班,背后是一套环环相扣的“保电体系”。国网武夷山市供电公司不仅配齐了抢修车辆、备品备件,更构建了“前端巡检-中端调度-后端抢修”的三级响应机制。前端,党员服务队划分多个责任片区,对景区及周边十多个配电台区实行“每2小时一巡”;中端,电力调度中心实时监测景区用电负荷,一旦出现异常可快速启动负荷转移方案;后端,多支应急抢修队伍严阵以待,分别驻守景区重点区域以及星村镇相关旅游重镇,确保接到报修后以最快速度抵达现场。

供电员工在景区宋街对设备进行红外测温

党员服务队的每个人都把保电责任扛在肩上,正如他们平时所说:“在武夷山,保电不是简单的技术活,而是良心活——游客的笑脸、商户的安心、村民的灯火,都是我们必须守住的责任。”

相信当双节的第一缕阳光洒在九曲溪上,竹筏码头的灯光准时亮起,宋街的商户飘出美食香味,这场由“红色力量”守护的光明,正以最温暖的方式,融入武夷山的山水之间。国网武夷山市供电公司的深度保电举措,不仅要守住“电亮万家”的承诺,更要以电力为纽带,串联起生态、旅游与民生,让“双满意”的旗帜在双遗产地的山水间高高飘扬。


责任编辑: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