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幻灯片 > 正文
建阳黄坑:守护生态茶园 守住金山银山

2022-05-24 09:15:3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黄坑镇坳头村的生态茶园 建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东南网5月23日讯(通讯员 吴淑媛 林晞 饶海燕)在建阳区黄坑镇坳头村的生态茶园里,100多名工人忙着手工采摘新鲜的嫩叶。眼下,正是制茶的时节,坳头村今年的茶叶又迎来了大丰收,趁着采摘的最佳时机,工人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品质最好的茶及时采摘下来,送到制茶师傅的手中。

建阳区黄坑镇坳头村位于武夷山国家公园腹地,海拔1227米,是红茶鼻祖正山小种的发源地,也是金骏眉的生长地。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让坳头的茶叶远近闻名。

郑永明是春园盛云雾茶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在坳头村,他可以说是古法制茶工艺的第二代传承人,与他同辈的制茶人,大家共同坚守着父辈留下的传统生产工艺,一年只采一季春茶。

工人采摘茶叶 建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如果为了经济效益,一年采几茬茶叶,茶树的养分就会不够,从而影响茶叶品质。所以我们坚守最传统的生产方式,一年只采一季。”郑永明说道。

坳头村的生态茶园大都分布在海拔千米的高山上,还有大面积的老茶园生长在生态环境优越的武夷山国家公园境内,原生态的生长环境,一年只采一季的作业方式,让这里的茶叶品质稳定有保障。

黄坑镇产茶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开元元年,特别是清中晚期黄坑坳头的正山小种红茶,曾获巴拿马国际金奖,长期为英国皇室的特供茶品种。如今,经过几辈人的努力坚守,这里的生态茶早已名声在外,每到制茶季,都有全国各地的茶商纷至沓来选购茶叶,茶产业发展迈入了快车道。

传统制茶技艺 建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这些老茶树是我们父辈、爷爷辈,甚至是太爷爷辈留下来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传统的生产技艺和茶园的种植技艺是难能可贵的财富,我们会倍加珍惜,守护传承下去。”郑永明说。

目前,黄坑小种红茶制作技艺已成功申报建阳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统计,2021年,黄坑镇年产茶青660万斤,产值达9240万元,茶产业已然成为黄坑镇乡村振兴的又一支柱产业。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