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福建日报看南平 > 正文

打造绿色产业高地以绿为底绘发展

2021-12-12 07:57:45   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通讯员 刘建飞 曾大龙 叶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艳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省党代会报告摘要】南平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做大做强茶、文旅和康养等产业,建设好武夷山国家公园。

东南网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通讯员 刘建飞 曾大龙 叶超)1日,武夷茶世界正式开街,国内首部茶文化主题沉浸式光影秀《我在万里茶路》上演,带来一场视觉盛宴。该项目将茶文旅深度融合,打造“永不落幕的茶博会”。这是武夷山发展文旅经济的一次精心运笔,让“一座山”与“一片叶”交相辉映。

类似的融合并不少,围绕“一座山”(全域旅游)、“一片叶”(茶产业)、“一根竹”(竹产业)、“一瓶水”(水产业)、“一只鸡”(肉鸡加工),闽北各地因地制宜,加快点绿成金。

“南平生态优势得天独厚,因此,我们提出加快培育‘五个一’生态优势产业,践行‘两山’理念。通过做大绿色经济,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更好地实现强市富民。”南平市委书记林文斌说。

对焦优势,生态产业化

文旅经济是福建发展的比较优势之一,也是南平的优势产业。如何做美“一座山”,如何从旅游大市迈向旅游强市?

近日,在武夷山度假区崇溪漫步道上,两个可望山观水的观景台已初具规模;在景区南入口,一座玉女峰造型的特色邮筒引得游客驻足观赏。

“疫情冲击,给了武夷山旅游审视自我的机会,当务之急是要练好内功。”武夷山市文体旅局局长王晓军说。首先,破除景区、度假区和职能部门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的问题,设立旅游工委,形成管理“一盘棋”。其次,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由市里6名处级领导挂帅,组成工作专班,引入中青旅等战略合作伙伴,促进全要素提升。

利用丰富的生态人文资源,在“融”字上做文章,武夷茶世界项目应运而生。负责运营该项目的茶印象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洁说,武夷茶世界集文化交流、旅游演艺、购物休闲于一体,武夷山百强茶企悉数落地,既是游客休闲娱乐的放心场所,也是茶企个性茶的拍卖平台。

聚焦旅游产业结构性矛盾,在“新”字上见真章。武夷山创新推出“跟着总书记打卡”、“零碳”旅游特色体验之旅等精品线路,同时布局新业态,开发武夷宫文创体验夜间集市、南源岭乡村旅游民宿示范区等夜游项目,滨溪街区列入了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疫情防控背景下,今年前10月,武夷山主景区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恢复至2019年同期六成以上,实属不易。”王晓军说。

与“一座山”同频共振,“一片叶”也乘势而上。

如何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这篇文章?在武夷山“三茶”统筹创新工作专班负责人、市政协党组书记陈先珍看来,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武夷茶的公信力,严守生态环境、食品安全“两条线”。(下转第四版)(上接第一版)

“生态茶园建设至关重要。今年7月,武夷山生态茶园建设试点工作拉开帷幕,引领全市115个村、所有茶企茶农推进生态种植,还计划设立公益性武夷茶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和国家食品检验中心武夷山分中心,走绿色化、标准化发展路子。”陈先珍说,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还要深入挖掘茶文化,打通“三茶”统筹发展全链条。

目前,南平首批谋划“三茶”统筹重点项目26个,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武夷山干毛茶产值22.85亿元,前10月税收突破亿元;政和白茶前10月产值20.66亿元,增幅27.4%。

1  2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