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幻灯片 > 正文
“八闽烈士纪念设施巡礼”活动走进南平

2021-09-13 15:39:3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建阳区回潭革命公园 东南网记者 肖练冰 摄

东南网讯(记者 肖练冰)9月8日至9日,由福建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相关主流媒体开展的“八闽烈士纪念设施巡礼”活动走进南平,分别探访了武夷山市赤石暴动烈士陵园、武夷山市列宁公园、建阳区书坊乡烈士陵园、建阳区回潭革命公园等处,实地感受当地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成效、整改提升专项行动进展和服务党史学习教育的创新举措。

余绵清:十年如一日 回潭革命公园的守护者

浩气吞虹山,悲歌化碧血。回潭革命公园位于建阳区回潭村高处,站在这里,可将整个回潭村尽收眼底。回潭村不仅是古村,还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回潭村拥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在回潭革命公园里,矗立着回潭革命纪念碑,这里长眠着110位在回潭战役与长梗战役中牺牲的烈士们。使后人铭记这些为革命而牺牲的英雄儿女,缅怀他们的事迹,学习他们的高贵品质和革命精神。今年,建阳区确定将回潭革命公园划入第二批红色文化旧址,进行修缮与提升。

建阳区回潭革命公园 东南网记者 肖练冰 摄

今年76岁的余绵清是有着五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出自革命家庭的他对革命公园的事格外上心。

余绵清十年如一日,做着革命公园的清扫工作,用心用情守护着这座烈士纪念设施。近来,村干部考虑到他年纪渐大,担心他的身体健康,想让他回家休养。可余绵清却十分坚定地拒绝,面对记者,他说:“我身体好得很,我还可以继续干。”

建阳太阳山革命历史纪念园 东南网记者 肖练冰 摄

公园的绿化带种了十几棵树,清扫落叶是余绵清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余绵清介绍道,每天清晨,他都会来公园清扫,一干就是三个小时,为烈士纪念设施的修缮与提升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记者获悉,自今年来,回潭革命公园已做大幅修缮,以对公园阶梯及时清洗、烈士墓碑重新提字、粉刷纪念碑、修建厕所、扩大公园用地等等举措,来推进烈士纪念设施整改提升工作。

为烈士寻亲活动有序开展

武夷山赤石暴动烈士陵园 东南网记者 肖练冰 摄

记者在武夷山赤石暴动烈士陵园了解到,自2018年底开展“为烈士寻亲”活动以来,武夷山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相关部门,通过官网、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烈士信息,积极收集烈士亲人线索。截至目前,已为张鸿九、黄刚培、兰财寿、薛克凡、瞿淑、吴小朝6位烈士找到亲属。

今年清明期间,一个来武夷山旅游的大学生偶然间在玉女峰脚下发现9个墓,便立即向武夷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反映。次日,武夷山退役军人事务局思想政治股股长汪东峰与赤石暴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主任官路遥前往玉女峰下实地察看,发现其中两个墓已被迁走,其余7个墓碑皆镌刻了烈士姓名与生平事迹。经多方核实后,确认这7位正是烈士林章清、翁吓梅、董健、熊国村、刘万友、吴小朝、兰财寿。其中5位烈士于7月17日迁入妙安陵园,江西籍烈士吴小朝与顺昌籍烈士兰财寿通过“烈士寻亲”活动寻到亲人。

武夷山列宁公园 东南网记者 肖练冰 摄

赤石暴动烈士陵园位于武夷山市区以南8公里的崇阳溪畔,始建于1956年,是为缅怀皖南事变中被俘的新四军将士和爱国志士,在赤石暴动前后被屠杀的73位革命烈士而修建。2016年被列入第六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截止今年7月,共接待168批次6034人,充分发挥了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的作用,大力弘扬英烈精神,传承民族气节,在全社会广泛形成了缅怀烈士、崇尚烈士、学习烈士的浓厚氛围。

据介绍,今年4月,福建省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全面启动烈士纪念设施整改提升专项行动。全省各地党委、政府和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迅速行动、全面摸排、建档造册、分类施策、落实整改、提档升级,进一步建立健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