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幻灯片 > 正文
政和:竹荪迎来采摘期“小长裙” 富了农户钱袋子

2021-07-08 18:06:2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正捆扎干竹荪菇 阮倩敏/摄

东南网讯 7月5日,在政和县外屯乡的竹荪加工厂,几十个村民忙碌地穿梭在加工车间和冷库之间,帮助分拣、烘干、包装竹荪菇,整个竹荪加工厂里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正在进行烘干作业的村民杨机全是政和县蛙岩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今年61岁,家中有2亩田地和3亩茶山。2013年以前,他家的收入主要来自茶山。

“2013年村里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有了就近务工的机会,于是我们夫妻两口子选择加入在合作社,在竹荪加工厂务工。现在工作一天,我的收入有150元,一年的收入在3万元左右,我们两口子加起来一年有6万元左右。”杨机全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们正在分拣竹荪菇 郭斯杰/摄

现在,像杨机全一样选择加入合作社在竹荪加工厂务工的村民达50余人,他们通过流转土地及在竹荪加工厂务工有着不错的收入,既保证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又可以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被人们称为“菌中皇后”,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杨机全正在包装干竹荪菇 阮倩敏/摄

“我们这的土壤和水质等环境非常适合种植竹荪,个头大,品质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干竹荪每斤售价最高达110多元,浙江省的客商都会慕名来到我这里订购竹荪,可以说供不应求。”竹荪加工厂负责人邱邦贵说道。

近年来政和县蛙岩农民专业合作,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外屯乡外屯村、外屯乡东山村、外屯乡下池村等地流转土地1000亩,种植莲子200亩、水稻300亩、水稻制种400亩、竹荪25亩,带动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竹荪种植有效带动了外屯村附近的富余劳动力就业,村民帮助采摘、分拣竹荪,可日赚100元以上,通过种植竹荪菇,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目前合作社种植竹荪25亩,预计年产值50万元。既实现了务工群众稳定增收,又帮助他们掌握了一技之长。(许权培)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