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南平频道 > 县域风采 > 邵武 > 正文
旱龙船:以竹为骨的非遗传承 以情为思的不变乡愁

2021-02-26 16:32:4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已完工的旱龙船 余晓勤/摄

东南网讯 2月25日晚上9时,笔者在邵武市肖家坊镇将石村的吴氏宗祠里看见十几个匠人在非遗传承人谢克荣的带领下正在给旱龙船塑身。选竹、拉丝、塑身、拼接……它的制作工艺艰巨、浩大,且必须在一昼夜的时间赶制完工,匠人们分工合作,进展顺利。

谢克荣说,“旱龙船的选材上就十分考究,是师傅们精挑细选的优质毛竹。打造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有很重要的寓意。”

匠人们仔细的用毛竹搭建龙身 余晓勤/摄

打造完成的旱龙船身长6米至8米,高则有3米至4米,看上去威武雄壮。因有龙头、龙身、龙尾,龙首船身,也叫做“龙船”,又被称为“神龙”。

据悉,肖家坊镇将石村旱龙船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追溯到明朝初期。每年的元宵夜,肖家坊镇将石村及周边的上千村民都会前往将石村举行旱龙船踩街活动。“无论多累,每年都会打造这样一个旱龙船,它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我们心中不灭的乡愁,一定要把它传承下去。”

匠人们仔细的用毛竹搭建龙身 余晓勤/摄

随着老艺人相继年迈过世,精细繁琐的旱龙船工艺传承成了难题。该问题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在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吸引了更多年轻人认识并喜欢上这项百年技艺,推动年轻人成为这项非遗传承的中流砥柱。(余晓勤 肖琳 文/图)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