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南平新闻 > 正文

互联互学互派——松溪乡村人才振兴“有一手”

2021-02-18 08:51:17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忙碌了半年多,工作有了眉目,松溪县渭田镇上塘村党支部副书记吴德荣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与村主任伊仁辉盘点半年来的工作。

“你说这3座雨棚加工厂,100多个村民在这里上班,投产后是否还要考虑小卖部、食堂等配套设施?”对于村里有史以来最大的产业,吴德荣时刻关注。

“我看还得和你的老同学好好琢磨,毕竟这是投资好几百万元的项目,关系村里200多户村民。”伊仁辉说。

其实,吴德荣并非上塘村村民,他是从潘墩村“借”来的,担任党支部副书记一职,旨在让这位爱农村、懂农村的返乡企业家为软弱涣散的上塘村带来新气象。这一“借”,打破各村界限,人才互学互鉴,始于松溪县去年5月推出的农村党员干部“互联互学互派”机制。

互联互派,强弱搭配

渭田镇上塘村和潘墩村相距不远,强弱却有别。去年,上塘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刚够5万元,上一轮换届时选不出村党支部书记,属于典型的软弱涣散二类村。与此相反,潘墩村干群关系融洽,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多万元,是名副其实的一类村。

这样的情景并非个例。对于松溪县102个建制村来说,各村情况不同。以这次试点的26个建制村来说,一、二类村比例大约各占一半,村干部情况参差不齐:一些村干部点子多、思路宽;一些村干部想做事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些年轻干部经验不足,更需要“墩墩苗”。

“村干部也需要充电,解决队伍中思路不清、能力不足、后继乏人等问题,除了定期培训、出门取经等常规动作外,我们探索‘互联互学互派’等机制,互派挂职,让好干部带动二类村,让后进村干部到一类村学习,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松溪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吴振林说。

不过,问题紧随而至,各村村情不尽相同,如何确定合适人选?吴振林说,选派首要条件是要有志于“三农”工作。为了让供需匹配,原则上以一个乡镇(街道)为单位,由个人先报名,乡镇先把人选筛一遍,提出初步建议人选,再由组织部进行测评,将最合适的人派到合适的村。经过再三推敲,16名农村党员脱颖而出。7人选派到后进村,9人到先进村,26个村党组织由此实现握手联建。

“这些派驻挂职对象下去后,都有1名乡镇街道领导挂钩联系,每月跟踪了解工作开展情况,每季度谈心谈话1次,每半年听取一次工作情况汇报,县委组织部跟踪考察,避免出工不出力的情况。”吴振林说。


1  2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