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县域风采 > 松溪 > 正文

松溪“畲村话事”:党建引领乡村治理

2020-08-13 17:51:0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新时代文明志愿者助力推广“八闽健康码” 朱宗剑/摄

东南网讯 漫步在松溪县溪东乡雷畲村村标公园下方的“同心”步行道上,只见路面干净整洁,道路仿木生态护栏边,种满了姹紫嫣红的鲜花,整齐的太阳能路灯延伸出一幅“美丽乡村”的画面。

而这一切,特别是路边仿木生态护栏和太阳能路灯的设置,源于村民在“畲村话事”党群服务点提出的建议:村标公园、生态护岸防洪堤建起来了,如果能安装上护栏和太阳能路灯,不仅方便群众晚上散步休闲,而且能给村子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今年,雷畲村党支部以开展“五力五强”工作为契机,深化“机关联乡村、党建促振兴”制度,在南平市委统战部精心帮扶指导下,积极探索农村社会治理新模式,推行“畲村话事”做法,按照“居住相邻、易于集中、便于话事”的原则,以村部为中心,在党员和群众居住、活动比较集中的区域,挑选党性觉悟高、服务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的党员民居建设“畲村话事”党群服务点,将党员教育、政策宣传、纠纷调解、村民议事搬入党群阵地,由党员骨干带动周边党员共同学习、联系服务周边群众,做到联系一批党员、服务一片群众。通过“服务点”,制定党员“五带头五不做”党员公约,强化党员责任意识,增强党员自我约束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依托“服务点”,定期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党员教育上实现常态化。推行的“七点半党员读书班”制度,确保党员学习时间、学习重点、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有效破解农村党员忙闲不一、学习不便等难题。同时,服务点确立“板凳话事”机制,经常性开展政策宣传活动,通过党员骨干、志愿者的解读,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全面、更及时地传播到群众中去。“服务点”还为群众搭建建言献策、沟通交流的服务载体,村民随时都可以反映情况,对受理的事件能现场解决的就现场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提交村里商议解决。党员干部与村民群众同坐一条“小板凳”共同话事,把党的政策讲一讲、矛盾纠纷调一调、乡村振兴议一议,切实拉近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距离,凝聚了乡村振兴的合力。

党性锤炼有了“加油站”

“畲村话事”党群服务点充分发挥“支部建在连上”哨口前移的作用,以党员骨干联系普通党员,开展组织生活,传播新理论新思想。每月固定主题党日活动期间,支部党员在党建服务点内一起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学思践悟中,不断提高党性意识。依托居住相邻的优势,大力提升支部党员活动的参与率,同时也便于为行动不便的老党员送学上门,有效发挥党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让小阵地发挥大作用。推行“畲村话事”做法以来,累计开展党日活动5场次,党员提出合理化建议60余条。

党群关系有了“连心桥”

优化党群服务模式,实现联系服务群众“面对面”。党员骨干示范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驻点服务+上门服务”为特色,宣讲惠民政策、调解邻里纠纷、讨论村级重大事项等,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实现“畲村事情畲村人议”,有效落实“六要群众工作法”,让全体党员群众真正成为村里的“当家人”,有效减少了对村干部的猜忌和隔阂。比如,2020年雷畲村为推进九龙大白茶产业项目建设,“畲村话事”机制组织党员群众围绕土地流转、种植规模等内容进行充分讨论,收集意见建议30多条,村党支部均予以解释说明或吸收采纳,有效推进140亩九龙大白茶产业基地建设。

村干部在“畲村话事”党群服务点为群众解决林业纠纷?推动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乡村治理目标,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自“畲村话事”推行以来,雷畲村累计化解群众矛盾纠纷12起,收集意见建议20余条,有效提升了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水平,促进了邻里和睦、村庄和谐。

文明实践有了“服务站”

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契机,以“畲村话事”为抓手,组织引导在家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立足群众需求,“服务点”组成5支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精心设计接地气、聚人气的志愿服务项目,开展环保、扶贫、帮困、宣传等志愿活动,为群众提供更多便民、惠民、利民的志愿服务,将“畲村话事”打造成为百姓家门口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站”。“畲村话事”是雷畲村通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一次积极探索实践,接下来,雷畲村将在全村范围内继续吸收党员骨干,逐步推广服务点建设,形成“多元参与、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为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注入新的活力。(林清辉 朱宗剑)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