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头条 > 正文

政和:多点发力 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

2020-05-05 02:45:42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马泰克(福建)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是政和县2020年引进的首家“回归经济”企业,主要生产一次性防护口罩。图为日前工人在车间生产口罩。

四月底,省委办、省政府办发布公告,政和县达到脱贫退出条件,退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至此,南平市5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

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经济发展一度处于“省尾”的政和,依靠滴水穿石的韧劲和与时俱进的创新之举,坚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以“绣花”功夫和响鼓重锤打赢脱贫攻坚战。闪光成绩的背后,是勠力同心、风雨兼程,是豪迈决心、敢闯敢试。

山川披新绿,春色满田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当前,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果,政和进一步提振信心,打好“六稳”“六保”工作组合拳,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一季度企业复工指数、达产指数、新开工省市重点项目数和开工率均居全市首位。

科技扶贫助农增收

“茶青1公斤72元,按市场价收购,你放心。”4月28日,在政和县岭腰乡长垅村,政和县澜谷四月茶业有限公司经理刘仁康按照市场价向茶农刘进显收购茶青。

政和是“中国白茶之乡”,全县茶园面积11万亩,2019年茶叶产量1.5万吨,产值14.5亿元。茶产业已成为政和县一项支柱产业,全县茶农占农户总数的75%以上,农民一半以上收入来自茶叶。结合白茶产业优势,政和着力发展“白茶+”生态银行机制,成立交易平台,通过转让、租赁、托管的模式,将零散茶山进行有效整合、提升、开发,实现“茶山变资产、资金变股金、茶农变股东”。 澜谷公司从茶农手里流转了茶山200余亩,还成立上弦月农业专业合作社,帮助农民销售锥栗、香菇等土特产,助农增收致富。

今年3月,为降低疫情对茶产业的影响,政和县出台《政和县茶叶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对茶企、茶农、农药经营者等生产行为进行规范,持续抓好茶叶质量安全源头管控工作。各乡镇和相关部门主动靠前服务,科学指导茶企复产复工,及时为茶企和茶农提供优质服务。

“播种玉米的时候,苗床要平整,种子要撒均匀……”每天,省级科技特派员吴世平都会去光伏农业产业园,查看作物种植情况,针对各类农作物生长习性、施肥注意事项等对村民进行现场指导。

“我们对春耕工作实行网格化管理,增配11位科技特派员、农业专家等服务人员,每天到田间地头,指导村民抓住有利时节开展春耕生产,引导他们错时、分散耕作,确保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东平镇二级主任科员周传书介绍,东平镇1000亩早稻完成播种,2万多亩茶叶已开采。

开春以来,政和县将今年12.3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4.87万吨的计划进行层层分解,推广优质稻品种,并开展机耕、机插社会化服务。积极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粮食产能区等惠农政策,为全年粮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在铁山镇江上村临江四季农场,刚栽下的黄桃树苗抽芽吐绿,一串串蓝莓藏于叶间。“我们农场流转土地750亩,每年可为农户发放土地流转补助约40万元,务工工资上百万元。”临江四季农场负责人吴胜恩告诉记者,合作社现有成员200多户,包括18户贫困户,他们通过“贫困户承包管理+企业兜底”等扶贫模式,不仅为村民增收,还带动贫困户脱贫。

1  2  3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