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头条 > 正文

“精”“准”“特”“实”为信息化赋能

2020-01-24 09:41:58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装卸工作量饱和度由每天人均5.2小时增加到每天人均7.8小时,每年降低工厂运营成本120万元;上线车队每天节省油耗约980升,一年可降低成本210万元……

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集大数据采集、运营、分析平台为一体的四维业务集成平台于日前正式启动,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预计每年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000万元。

这是南平市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一个生动事例。2019年以来,南平市工信局突出“精”“准”“特”“实”四字诀,为信息化融合发展赋能,进一步加快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和“上云上平台”的步伐,分级负责、整体推进企业上云上平台进度,促进产业数字化发展。目前,全市共有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企业49家,200多家企业入驻武夷智谷软件园,数字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10.6%。

何为“精”?“精”体现在政策指导上。南平市工信局及时印发《南平市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实施方案》,深入10个县(市、区)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暨企业上云上平台服务提升年推进活动,在“面对面”解读企业上云相关政策的同时,邀请优质云服务商针对不同行业开展典型案例分享,实现云服务商与企业“点对点”对接,积极推动企业主动上云。截至目前,全市企业上云数量超过260家。

总投资15亿元的商汤科技人工智能项目落户南平市,南平市工信局及时编制完成《南平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员工住房等问题,指导企业用好用足人才政策;与上海智能制造系统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优质智能制造集成商资源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整合产业资源优势,搭建合作平台;积极促成南平铝业与台达集团签订合约,成为台达供应商;台达集团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助推南平三金电子、华孚电器等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

一项项招商成果体现了“准”。南平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工业经济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数字信息龙头企业的引进。“因此,我们始终坚持‘一把手’谋划项目、‘一把手’招商,积极主动对接上海临港集团、上海青年企业家协会等实力强、前景好的企业和单位,建立重大项目精准对接、跟踪推进机制,促使一批重大数字信息产业项目能够尽快落地。”

“特”就是要培育特色产业。南平市认真组织开展省工业互联网“十百千万”工程项目推荐工作,成效显著:圣农发展、鑫森炭业、杜氏木业、华韵竹木等4家企业列入省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企业名单;南纺高新材料产业园(二期)绿色智能高端医卫防护材料项目等60个项目入选福建省第一批“互联网+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南孚电池、诚安蓝盾入选2019年福建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武夷山水智能工厂创建项目入选2019年福建省智能制造样板工厂(车间)项目,福建慧智物联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福建三朵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列入福建省2019年第一批拟入库备案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名单。

服务工业企业、服务项目重在“实”。

2019年,南平市突出抓好21项总投资47.82亿元的数字信息产业重点支撑项目建设,去年完成投资7.65亿元;大力推动实施总投资95.83亿元的58个两化融合重点项目建设,年度完成投资20.02亿元,完成投资率100.15%。

与此同时,南平市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示范带动、广泛参与”的原则,建立“企业出一点、服务商让一点、财政贴一点”的联合激励机制,组织开展企业上云专项补助申报工作,已拨付22家工业企业上云费用补贴310万元。

在企业“两化融合”发展补助奖励上,南平市去年下达了两化融合重点投资项目补助138.63万元;全市有57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合计下达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奖励710万元。(卢国华 郭熙)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