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头条 > 正文

青年生力军助力乡村振兴

2019-07-02 08:12:15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乡村振兴,人才是魂。人才一直是影响和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一大瓶颈。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优秀年轻干部基层成长计划,南平市从2018年创新开展基层党群工作者选拔,计划三年选拔3000名基层党群工作者到村(社区、重点非公企业)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基层实践锻炼,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抱负的优秀基层干部队伍正茁壮成长,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和凝聚力。

精准“开方”

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症结

“没有后悔回来,反而应该说感谢能为我提供了一个回乡工作的渠道,一个稳定的平台。”叶珍是武夷山人,毕业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北京求学、工作了14年,看到南平市基层党建(群)工作者选拔,毅然报名参加,分配到武夷山市星村镇黄村村。“对村里的工作和生活都很适应,近一年的基层党群工作者工作让我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梳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证明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叶珍告诉记者,是基层党群工作者的优惠政策和发展前景让她坚定了回乡就业的决心。

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重心也在基层。为进一步吸引优秀大学生返乡,打造村干部职业化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南平市探索推出基层党群工作者选拔机制。在财力薄弱情况下,安排专项资金,计划用三年时间,从优秀大学毕业生中选拔3000名基层党群工作者到村(社区、重点非公企业)工作。

为吸引人才回归,南平市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政策:基层党群工作者工资由财政保障,2年聘用期内按当地新招聘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补贴收入水平执行,同时比照享受乡镇工作补贴。基层党群工作者2年聘用期满考核合格的,安排到市、县、乡镇(街道)事业单位(不含参公事业单位),仍需继续在村(社区、重点非公企业)岗位工作3年。表现优秀的基层党群工作者,可按规定择优调任到县(市、区)直机关或进入乡镇班子任职。基层党群工作者主要从应届高校毕业生和已在南平基层工作(创业、就业)服务的大学生中选拔,选拔工作参照选调生选拔程序进行。

机制活,则人才聚。前年12月,在全省十所高校中,巡回开展“人才·南平校园行”招聘活动。短短一个月内,有6072名高校毕业生报名,其中应届大学毕业生496人,返乡大学毕业生537人,在外务工大学毕业生5039人,最终5551人参加选拔考试。报名者中南平籍生源占88%,形成本土人才回归的“井喷效应”。

融入一线

创设成长多样化空间

“通过了解廖俊波生前事迹,我们真切感受到一种精神的力量,这股力量一直在推动着我们前进。”服务于政和县石屯镇石门村的基层党群工作者张福才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与政和县域内其他村7名党群工作者,共同成立了初心茶业有限公司。张福才说,初心茶业坚守的就是服务基层的初心,就是为百姓服务的初心。他们平时不仅销售茶叶,还积极传播白茶文化。除此之外,每年寒暑假,还义务为村里的孩子补习功课,让孩子们学习朱子文化、茶文化礼仪等,涵养提升孩子德育、美育。

对于基层党群工作者来说,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个自我实现的优质平台,一位位青年才俊在平台上不断茁壮成长。

浦城县古楼乡岗里村基层党群工作者兰启泉通过2018年村级换届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政和县镇前镇下园村基层党群工作者叶达妹,目前担任村里的团支部书记,主要负责党建、精准扶贫等工作。武夷山市兴田镇仙店村基层党群工作者郑小云目前是村团支部书记、村委、妇联副主席,还担任村部四点半学校的校长,每天辅导到村部做功课的学生。


为了让基层党群工作者在一线建功立业,确保基层党群工作者下得去、做得实、干得好,市委组织部参照选调生管理办法,将基层党群工作者作为青年后备干部进行培养管理,为每位基层党群工作者确定1名工作经验丰富的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作为长期培养人。基层党群工作者一报到,就组织岗前培训,并有计划地选送到省内外发达地区和高校参加培训。支持基层党群工作者在2年聘用期内发挥自身优势和专业特长自主择业创业、领办企业,自主创业的可按规定享受全市创办小微企业等有关优惠政策。基层党群工作者2年聘用期满,参加南平市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招聘,可按规定享受推优、加分等政策。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让基层党群工作者安心安身安业,在闽北广袤的土地上耕耘、奋斗,书写下一篇篇平凡而伟大的青春华章。

“基层工作压力大、责任大、工作量大。这就要求我们更要注重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做好工作。”“这10个多月的工作经历是特别宝贵的财富。”“努力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采访中,收获、成长与在基层干一番事业的愿景是所有基层党群工作者一致的心声。

夯实基础

注入农村新活力

“希望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在互联网运用、乡村旅游工作等方面在村里有所作为,为村民干些实事。”虞华铃是建瓯市小松镇穆墩村的基层党群工作者,去年 6月与双胞胎妹妹虞华钤一起从武夷学院食品工程与科学专业毕业,一起成为基层党群工作者,虽然姐妹俩不在一个乡镇的村里,但是经常互相交流工作和生活上的事,互相鼓励。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由于村两委的年龄偏大,很多工作都需要虞华铃来完成,尤其是需要用到电脑的工作。同时虞华铃兼职村里知青馆的讲解员,通过她丰富的知识、生动的讲解,让更多人了解了穆墩在知青史上的重要地位。虞华铃越来越成为村里不可或缺的人员。

“农村的发展要靠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延平区西芹镇兴华村党支部书记官江福对基层党群工作者的到来感到高兴。

“来个大学生不容易,一定要用好了,给村里带来更多活力。”在延平区水南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余君看来,基层党群工作者对渴盼人才的乡村来说是一场“及时雨”。

数据显示,基层党群工作者充实到农村后,全市35周岁以下年轻村干部人数同比翻一番,村级后备干部数比增21.9%;基层党群工作者均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及以上518名、研究生2名,到岗后,全市大专及以上学历村干部人数比增48%;党员基层党群工作者248名、占比29%,参加2018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33人,目前进入村“两委”班子30名,其中村主干6名,为农村干部队伍输送了一批新鲜血液,为实施“头雁”工程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

据了解,去年到岗的基层党群工作者全面覆盖了当时全市5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46个贫困村、115个软弱涣散村,联系到组到户、深入服务群众,与驻村任职干部、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等共同形成服务农村基层一线的干部队伍体系。如今,4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摘帽,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大幅度减少,成绩的取得同样包含着基层党群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朱昕华 卢国华 吴建琼)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