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福建日报看南平 > 正文

建盏工艺师邱鹏:以标本为师 以传承为志

2019-03-27 08:06:34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邱鹏(中)指导南非德班理工孔子学院的学生练习拉坯。范翠萍 摄

在建阳区东桥东路的南平市农业学校内,有一座占地20亩的宋瓷御盏文创基地。7日上午,记者在基地工作室看到,30多名青年学生围着20多台拉坯机练习拉坯,基地的负责人、建盏工艺师邱鹏来回巡视指导。

开办在中专里的建盏教学基地,建阳区目前仅此一家;而面向中专生、大学生公开教授建窑建盏制作技艺的,建盏行业里仅邱鹏一人。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邱鹏在南平农校教过的学生超过1000人。在建盏研究专家、业界同行的口中,他是建盏文化货真价实的传承人。

【缘 起】

邱鹏的家乡——建阳区水吉镇后井村,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宋代建窑遗址的核心区。1979年,中央工艺美院、原福建省科委、省轻工所、建阳瓷厂联合组成攻关小组,进行仿古建盏制作实验,于1981年烧制出仿宋兔毫盏,邱鹏的姑父何宝兴便是攻关组成员之一。1985年前后,建盏研究专家谢道华与建盏考古队进驻后井村。当时10岁左右的邱鹏经常跟在谢道华身后,由此与建盏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说,小时候,村民在山上或田里劳作,经常能挖出宋代建盏,比较完整的拿回家当碗,碎片则用于铺路。如今在水吉镇,还能看到宋盏碎片堆积成山。

真正认识到这些“破烂”其实是具有千年历史的宝贝,是在邱鹏游学马来西亚期间。在该国博物馆里,他看到了被国宝一般珍藏的天目。它们真正的名字“建盏”,当时还不为世人所知。这给邱鹏造成了极大的震撼,立志让家乡的宝贝重现辉煌。

2000年回国后,邱鹏一边收藏研究建盏残片标本,一边向福建省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栗建安、《建窑建盏》作者谢道华等权威专家学习建盏文化。积累理论知识后,他师从何宝兴等老一辈陶瓷工艺师,于2006年开始制作仿宋建盏,以复原宋代建盏为终极目标,走上了建盏研究与传承之路。

邱鹏邀请南平农校的教师在基地手绘宋代建窑工作场景。范翠萍 摄

彼时,建阳的建盏产业刚刚兴起,业内认可的建盏工艺师仅10多人,城区仅有几家建盏生产企业,水吉镇则多为家庭小作坊。一直到2012年,从事仿古建盏制作都还不被当地人看好。那一年,邱鹏制作的“现代建窑油滴盏”被南平市博物馆收藏并颁发证书。这标志着,经过十多年的潜心学习研究,他的建盏制作技艺日臻成熟,在业内也积累了一定的名声。

【授 业】

2014年初,邱鹏创办了宋瓷御盏文化有限公司。当年他带出来的五六个徒弟,出师后都发展得很好,纷纷开办建盏企业,在商业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邱鹏不满足于小范围收徒,他认为那与家庭作坊无异,“如果技术不肯外传,非遗瑰宝难以弘扬”。

也是在这一年,在谢道华的撮合下,邱鹏及其公司入驻南平农校,建立宋瓷御盏文创基地,校企联姻,产学结合。现在,这里成为长春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南平农校、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建阳一中等一众学校的学生实践基地。

7日上午的签到表显示,南平农校农类综合1801班的35名学生全勤。他们一周要上5天,每天有6节建盏制作课程。这节课,邱鹏上的是“定中心点”。把建盏坯体倒扣过来,放在拉坯机转盘上,不停地旋转,学生用手指点着坯体底部的中心点,以此锻炼手感,练习修坯的能力,确保制作的建盏质地均匀。虽然这只是建盏制作中的一道小工序,但邱鹏非常注重学徒的基本功,仅这一个动作就要练习好多节课。

“以标本为师”,是邱鹏的一大教学特点。基地里存有大量宋代建盏的残片,他精挑细选,制作成标本,使用实验室设备深入研究。在一台60倍放大镜下,他让学生仔细观察古建盏的釉色、胎体,推测它们形成的原因,然后用烧制实验来验证这些理论。

在基地里,邱鹏是主讲老师,两名徒弟充当助教。他自己上课很严肃,但也不时邀请工艺圈的朋友到基地客座讲学,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在这种时紧时松的课堂氛围里,学生们都表示获益良多。目前,邱鹏与南平农校合作筹备开办常设专业,志在培养一批以建盏为事业的学生,今年有望开班。

“技术上,我的目标是烧制出和宋代建盏一模一样的盏;文化上,我希望教出更多学生,他们将成为我播撒出去的种子,建盏的复兴将来靠他们。”邱鹏说。

【守 正】

“做建盏不苦也不累,只要有耐心,就能取得成功。”邱鹏虽是这么说,但朋友们都知道,他因为这份耐心错过了太多。

2014年11月,《寻宝——走进建阳》节目在央视播出后,建盏行情迅速看涨。“某某95后做建盏一年赚几百万。”这几年,行业内常流传着这类“致富神话”。

热钱的涌入,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炒作、虚假宣传、打价格战等行业乱象,误导了建盏爱好者。文化部门、市场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则开始制定建盏质量标准,以此规范产业发展。

邱鹏做建盏有着自己的坚守,他只做乌金、兔毫、油滴等几种宋代釉色。对于近年来市场上流行的一些创新釉色,他并不认可。“那些釉色过于妖艳,不符合宋盏古朴内敛的美。”不愿随波逐流,邱鹏一次次错过发财和扬名立万的机会。但在钻研技艺和传播建盏文化上,他则不遗余力。

“我只做复古建盏,只用水吉的陶土和釉矿。”对传统的坚持,让邱鹏等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2018年,邱鹏在基地建设了摄影室、传媒室,组建电商团队,利用新媒体销售建盏产品、推广建盏文化。如今,他制作的建盏获得了市场的更多认可,有的被政府采购为礼品,有的成为文创节目的范本,吸引更多建盏爱好者。(吴柳滔 吴杨珠 陈艳)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