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南平新闻 > 正文

南平:把乡村振兴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2019-03-14 07:57:25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早春时节,春光正好。白墙黛瓦、小桥人家、田园古居、碧水丹山……诗画的湖州令人流连。11日、12日,南平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和市委乡村振兴办联合办班,组织市、县两级领导干部60多人,来到浙江省湖州市,解码乡村振兴之湖州秘笈。

在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讲师的解说仿佛打开了余村发展的历史长轴。上世纪80年代,村里90%以上劳动力从事开矿相关产业,带来村集体不菲收入和村民增收的同时,也引发了环境污染。2003年,余村开始陆续关闭矿山、石灰窑和水泥厂,那一年村集体收入由上年的300多万元下降至20万元左右。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调研,他肯定了余村通过民主决策关停矿企的做法,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前进,余村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实现了由“卖石头”到“卖风景”的华丽转身。2018年村集体收入471万元,村民人均收入44688元。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学员们对余村克服发展“阵痛”,走生态振兴的路子感触颇深。

乡村要振兴,钱从哪里来?在产业振兴上怎么破题?安吉县递铺街道鲁家村有好招。2011年,鲁家村集体账户只有6000元,背负贷款150万元。在这样的窘境下,鲁家村采取用好县里下拨的美丽乡村建设资金,跑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发动乡贤捐资,盖商铺出售、出租这四招完成了资金“拼盘”。在抓产业上,鲁家村舍得花费300万元做了“三规合一”的规划,也就有了蓝图,找准了发展家庭农场的目标。流转了8000亩土地用于家庭农场和农业旅游项目的打造,桑葚农场、万竹农场、牡丹农场……观光小火车途经18个家庭农场,提供不同的体验活动,让游客一来再来。田园变景区、资源变资本、农民变股民,2018年鲁家村集体经济收入40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38820元。短短几年,田园鲁家 “变形记”令人惊叹。

长兴县水口乡是浙江首个以及全国唯一的省级乡村旅游产业集散区,水口乡顾渚村又被誉为“上海村”,客源80%是上海人。顾渚村2018年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8.25亿元。“民宿立面、庭院改造是如何推进?”“环境整治的有力抓手是什么?”“民宿收费标准多少?”走民宿、访游客、问讲师,大家努力寻找答案。

在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大家则领略了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可以说,荻港村是注重以文化振兴来推动乡村振兴的典型。

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余村、鲁家村、顾渚村、荻港村,每一处都有着“点绿成金”的故事。干什么,学什么。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徐春晖说,生态优势是南平最大的优势,绿色是南平最亮的底色,在推进乡村振兴上,我们要发挥优势、擦亮底色,着力推进一二三产融合,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用好“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有影响的农副产品品牌,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茶山整治力度不减;注重统筹协调,以项目化方式来推动乡村振兴,让武夷山的乡村有颜值、有产业、有秩序、有福祉。”武夷山市市长谢启龙如是说。学以致用,顺昌县县长余向红颇有收获。她表示,回到县里立马推行农家乐积分制考核办法,推动农家乐活力迸发、健康发展。余向红还形象地提出,摆好“特色菜”,让顺昌农家乐受游客喜爱。

4场现场教学、1场专题讲座、1场总结交流会,在两天的日程里,大家昼夜“充电”,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路径,求取“真经”,有感悟,有升华——

践行“两山”理念必须翻越“思想大山”;党的引领,加强组织建设必定夯实乡村振兴之基;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必将结下“美丽经济”硕果;

……

研修学习恰逢全国两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路。学习归来,大家表示要积极作为、智慧担当,一步一个脚印把我市乡村振兴的蓝图变成现实。(徐俐敏)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