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军事|图片|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南平民生 > 正文

从上不起学到一家七个大学生

2018-12-18 02:53:57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昨日,家住光泽县司前乡司前村积谷岭自然村的雷良真大爷,去了5公里外的司前中心小学。“哇,这学校太漂亮了!”一进校园,崭新的教学楼、宿舍楼、塑胶运动场等便展现在雷大爷的眼前。

雷大爷的女儿刚从司前中心小学退休,听女儿说了好几次,学校搬了家,很漂亮,之前一直想来看看但都没来,主要是怕影响女儿教书。

老人爱想往事。上世纪的60年代,上学靠双脚,吃冷饭冷菜,祠堂当课堂,桌椅自家带,女儿好不容易读完初中,被保送去北京一所学校读书,却因大人阻挠而留下遗憾。雷大爷说:“放在当时,正是可以挣工分的年龄,哪舍得让一个山里孩子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读书?只怪没赶上现在的好时代。”

家庭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祖祖辈辈上不起学的雷家从“吃大锅饭”中解放出来,种上“承包田”。虽然一连生了一女三男,读书全要自己掏钱,但“再困难也要让孩子读书”,雷家硬是把四个孩子培养出了三个大学生、一个初中生。雷大爷说:“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不可能让四个孩子都上得起学。”

“知识改变命运”,需要时间才能读懂。雷大爷的父母那时不明白,雷大爷如今明白了。大女儿雷清云,读了师范又自考大专,从教师岗位退休后每月还有几千元退休金;大儿子雷绍球,读完大学在上海工作、成家;二儿子雷绍树,大学毕业后在福州一家企业上班。

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学子、对家长、对教师来说,那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感受。雷大爷回忆,女儿雷清云刚上学时,冬天抱着火笼在四面透风的破屋上课,后来,有了窗明几净的教室。“从黑板、粉笔、教鞭的‘老三件’,到电脑、视屏、网络的‘新三件’,我见证了教育事业的大发展。”雷清云说:“我和三个弟弟每家都培养出了一名大学生。”

司前乡距县城55公里,是光泽县最偏远的乡镇。在“青壮年外出赚钱,子女随父母外出读书”的大势下,司前乡仍保留着10所村级教学点和500多名在校学生。司前中心小学校长张雄伟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国家改善薄弱校和信息化建设及提高山区教师待遇等政策措施。

为什么会发生从“读得起书”到“读得好书”的转变?在雷大爷看来,一是改革开放后,百姓从“富人读书穷人养猪”的旧观念中解放出来,大家都舍得送孩子读书。二是读书花钱少了,从九年义务教育到寄宿生生活补助、贫困生特别补助,还有各类社会助学等。雷大爷说:“家庭子女教育,成了国家和社会的大事,培养个大学生就容易多了。”

从上不起学到一家七个大学生,究其原因,雷大爷的结论是:这都是改革开放的功劳。(邱盛林 高丽萍)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