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南平教育频道 > 正文

古老艺术传承有了接班人

2017-12-21 08:36:10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小剧团学员登台表演

“当初一去赴科场,孩儿身居在外,不知老娘安康。阳光出去也有三千里,一日思亲十二时,蒙娘养育恩难报,又读诗书教子孙……”每逢每年农历二月初九和八月初五,政和县杨源乡杨源村就格外热闹。

照例开锣的四平戏要唱足三天三夜。戏台上,既有七旬的老演员,也有十来岁孩子的身影。这些小演员有板有眼的表演,不时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政和四平戏源于明代“稍变七阳”的四平腔,一直保持唱白皆用“土官话”的传统,还保持着大量宋元杂剧的表演体制,是全国少有的处于原始状态的古老剧种,被戏剧界誉为“中国古代戏曲的活化石”,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平戏在杨源村传唱了400多年, 但由于唱腔独特,语言既不是普通话,也不是政和本地话,而是清朝时期在杨源一带流行的一种土官话。这种土官话早已不使用,政和能听懂四平戏的人,岁数都在四十五岁以上,随着年龄增大,观众群在逐渐丧失。四平戏剧团的艺人也在不断减少,且年龄严重老化,可如果像屏南一样改成普通话,又破坏了戏剧本身的原汁原味,降低戏剧本身的艺术价值。

眼看四平戏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培养后备演员迫在眉睫。考虑到四平戏在杨源乡群众中基础深厚、氛围浓郁,本地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有先天优势,2006年,乡里在杨源中心小学组建四平戏小剧团。经过严格筛选,24名嗓音、节奏感、形象等条件较好的孩子成为首批培养对象。

1  2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