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南平频道> 南平民生 > 正文

南平市渔米产品在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优质产品评选中摘金夺银

2017-12-14 10:48:05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记者昨日从南平市农业局获悉,在日前结束的首届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论坛暨优质渔米评比推荐活动中,邵武市锅顶山家庭农场“浙优18”和武夷山市岚峰稻花鱼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鲤鱼米”获得优质渔米评比金奖,邵武市凤冠天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云峰大米”获评银奖;武夷山市岚峰稻花渔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还获得创新大赛“绿色生态奖”和“最具人气奖”。

据悉,本次活动由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组织,中国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等多家单位支持。共有来自全国20余个省份的79家稻渔综合种养企业主体带来了40余种创新模式、80余个渔米样品和百余种渔米品牌参展参评。

参展参评的渔米样品按粳米和籼米分为两组送至上海市粮食科学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对渔米的营养指标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随后进行现场蒸煮,由来自农业部稻米及制品检测中心、上海粮食科学所、上海农科院、餐饮界专业人士和上海海洋大学食品科学教授等组成的评委进行盲评打分。同时,还邀请由80名研究生组成志愿者评委,进行现品尝现打分。

“稻因鱼而优,鱼因稻而贵。”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生态循环、高效节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2012年起,按照农业部的部署,南平市进行稻渔综合种养的试点,在确保水稻稳产的前提下,通过建立稻渔共生生态循环系统,提高了稻田综合效益。目前,全市约有3000亩稻田按照该模式进行耕作养鱼。市农业局水技站站长李万宝介绍,稻田综合种养“不投饵、零化肥、零农药”,主要是通过对稻田进行技术改造,将稻田5%的区域用于放养鱼类,建立稻渔共生生态循环系统。鱼啄食杂草和害虫,鱼产出的粪便成为水稻的上好肥料,水稻又引来昆虫为鱼提供食物。“稻渔综合种养,一亩田可产大米约450公斤,每公斤约20元;产鱼约50公斤,每公斤约40元。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单纯种植水稻。”李万宝说。

下一步,南平市将立足科技推广,在提高鱼、米品质上继续下功夫;加强三产融合,将稻田综合种养产业与休闲渔业深度融合发展。同时,不断优化对稻田综合种养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技术服务,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他们分享产业增值的能力,实现小农户与现代渔业的有机衔接。(卢国华 练晓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南平要闻
更多>>南平民生
  • 新闻图片
  • 生态南平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