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南平频道> 头条 > 正文

光泽:“绣”出扶贫新图景

2017-12-07 08:14:17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江江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年终岁末,光泽县扶贫力度不减,脚步铿锵有力:圣农小镇一期住宅即将面世,50户贫困户将圆安居乐业梦;全县90个村(场)量身定制100个公益性岗位,让贫困人口上岗无忧;李坊乡管密村试水“生态旅游+金融精准扶贫+绿色信贷”,引金融活水助力脱贫增收……

2013年,光泽被列为我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去年,全县识别贫困人口2349户、5615人,今年8月动态调整后,建档立卡贫困户1850户、4631人,未脱贫贫困人口1103户2628人。4年砥砺前行,如何在精准扶贫上下一番“绣花功夫”,确保脱真贫、真脱贫?近日,笔者对该县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探访。

产业,扭住精准扶贫“牛鼻子”

一幢幢新房矗立在青山绿水间,宽阔的道路穿村而过,90%以上的村民住上了楼房,60%以上的村民有了小车……初冬的鸾凤乡中坊村,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中坊村曾是全县最贫困的乡村之一。”村支书姜水龙说,全村300多户村民人均土地1亩多,靠种些水稻,一年辛苦也剩不了几个钱,只能选择出门务工。

改变,从1994年开始。当年,圣农集团的一家养鸡场落户村里;1998年,一家宰杀厂紧随而至。几年来,圣农相继投资40亿元建设产业集群,4个宰杀厂、5个熟食品厂和恒冰物流公司等企业纷至沓来。500多个生产基地对全村1500多名村民敞开大门,村民通过培训都可上岗。

产业落地后,全村70%的村民转化为产业工人,下脚料加工厂量身定制一些轻劳力工作,解决年长村民的就业问题。80后青年梅志明从厦门毅然辞职,在圣农找到一份设备维修的工作,骑电动车只要10分钟就能上班,月工资3500元。他父亲也成了配套产业链的工人,月薪4000元,一家人生活无忧。

姜水龙说,圣农产业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25%的村民建起餐饮店、小卖部,跑运输的村民人均年收入7万元,超市、食品店经营者每户年均增收10万元,“有劳动能力的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还有10户无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群体未脱贫,依靠政策兜底年底可脱贫”。

更让全村人高兴的是,圣农小镇正在如火如荼建设。在这个产城融合的智慧小区,全县50户150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享受补助后基本不用掏腰包即可拥有一套住房。实验小学分校、鸾凤卫生院等入驻,将改变村里基本公共服务落后的现状。

圣农集团董事长傅光明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民企是大扶贫格局重要力量,圣农以产业不断增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以圣农小镇为抓手不断推动产业和脱贫攻坚双推进。

不仅是圣农,光泽立足资源禀赋,让生态食品城建设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让贫困户分享发展红利。如李坊乡管密村和石城村,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受益贫困人口20余人;杉榕生态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定制农业”“订单农业”模式,引导贫困户发展生态种养。

金融,汇聚精准脱贫源头活水

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是连接贫困群众的纽带,如何发挥合作社在精准脱贫中的作用?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主任吴福军说,县里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先开闸放水,通过扶贫再贷款做大池子,到目前直接精准扶贫贷款额5539万元,再将金融活水精准引向新型经营主体和贫困户,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目前,农信社专门针对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产业化企业授信2826万元,并给予利率优惠,帮扶了177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同时,发放扶贫小额担保贷款6139万元,让贫困户应贷尽贷。

在鸾凤乡油溪村武夷绿园蔬菜专业合作社,占地300多亩的大棚里,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喜人。

“多了好几样收入,生活好多了。”63岁的贫困户危水兰笑了,她的丈夫长期生病住院,病历本和空药盒越垒越高,家里的光景却是与日俱下。家门口的武夷绿园蔬菜专业合作社成了她的希望,一天工资90元,每月能赚2000元左右。儿子和儿媳在附近的企业找到了工作,一家人每月有7000多元收入。“我还申请了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今年可分红3710元。”

合作社里,像她这样的贫困户还有23户,她们与合作社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小额扶贫贷款在合作社入股分红的有11户,每年固定分红4000元;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方式与合作社合作的有12户,土地年租金约800元,工资年收入2万多元。

党建,夯实脱贫攻坚坚强堡垒

1日下午,华桥乡吴屯村村民严步招、罗三凤夫妻俩,在新房前倚门而望,等小儿子放学回家。

此前,严家人住在偏远的山沟里。严步招左腿残疾,妻子罗三凤左眼患了白内障,生活举步维艰。在造福工程帮助下,严家喜迁新居。现在严步招除了土地流转的固定收入外,村里还为他量身定制保洁员工作。罗三凤种蔬菜、采茶、种食用菌、修剪苗木,在家门口每天就能赚100元。严家大儿子在县城一家洗车行当学徒工,一家人顺利脱贫。

村党总支书记严富春说,吴屯村曾是省级贫困村,也是党建软弱涣散村。2014年,在省派村书记的带领下,村里吹响党建促脱贫攻坚的集结号,选优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实施固本强基、素质提升、骨干带动、富民强村、制度保障五大“组合拳”。2016年10月,吴屯村成立茶叶、苗木、食用菌和村综合党支部4个党支部,建成全县第一个村级党总支。

如今,吴屯村拥有苗木、茶叶、蔬菜、食用菌、小龙虾、豪猪等六大产业,通过“党支部+产业+贫困户”,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让党员成为带头人,带动全村2700多人撸起袖子加油干,每年发给村民工资300多万元,37户贫困户全通过家门口就业实现脱贫。

“十九大报告提出,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县扶贫办副主任邱学文介绍,在脱贫攻坚战中,县里不断夯实基层堡垒,支部堡垒、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体现。目前,全县共建立农村非公企业(合作社)党组织35家,组织88名青年创业能手、巾帼能手帮带428名贫困户,村党支部书记、党员领办创办合作社145家,建立党员带富基地36个,受益贫困户76户918人。(高德运 赵锦飞 郑雨萱 吴柳滔)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南平要闻
更多>>南平民生
  • 新闻图片
  • 生态南平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