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头条 > 正文

努力绘就新时代美丽中国的南平画卷

2017-11-21 07:50:46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11月15日,武夷山,一年一度的海峡两岸茶界盛会隆重举行。在项目招商推介会上,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南平市绿色产业发展规划及政策——

培育现代绿色农业、旅游、健康养生、生物、数字信息、先进制造、文化等七大产业,加快打造南平绿色产业升级版;

实施优势品牌打造、卓越企业培育、产业融合促进、创新能力提升、人才动能激活等七项重大行动;

打造“政策洼地”,出台百亿产业基金等十大政策,全力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这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一场生动实践!

这是实现321万闽北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大战略谋划!

一石激起千层浪。规划及政策的发布,在与会客商中产生了强烈反响,也由此翻开了南平加快绿色发展的崭新篇章。

“党的十九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南平这样的生态优越地区加快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当前,我们正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选准做优与生态资源、人文历史相得益彰的绿色产业,加快推动点绿成金、强市富民。”市委书记袁毅说。

思想引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作为闽江之源、福建的生态屏障,绿色是南平最大的特色,生态是南平最大的优势。早在2002年,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到南平调研检查,就要求南平要“发挥比较优势,走出山区特色的发展路子,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 ”。

“从旅游生态经济区,到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再到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我们牢牢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孜孜探求绿色发展的新路径。”市长许维泽介绍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平市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契机,以创新为动力,加快把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五年中,南平市创建国家级生态县4个、省级生态县5个,森林覆盖率从71.1%提升至77.3%,森林蓄积量从1.34亿立方米增加至1.65亿立方米,森林抚育面积达91.56万亩,绿化造林面积22.2万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8.5%,先后被确定为节能减排等六个国家级示范试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在全国全省前列。


在此过程中,南平市扎紧绿色“紧箍咒”,严把新上项目环保准入关,高能耗的项目免谈,污染重的项目免谈,重复建设的项目免谈。全市拒绝百余个不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新项目,关闭矿产开发企业110家以上、小木材企业600家以上,没有新批一个矿产开发项目,没有新上一个重化工项目。

留住绿水青山,换来的是金山银山:武夷新区万达文旅综合体、中国人寿国寿嘉园、大容量动力锂电池、邵武肉牛良种繁育加工等重大项目相续落地,仅2016年,全市引进投资亿元以上签约项目203个,总投资719亿元,投资2000万元以上招商项目新开工的就有274个。

香港永安国际投资公司总经理于小磊说,南平好山好水,文化底蕴深厚,可谓天生丽质,发展旅游产业等绿色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有基于此,公司对在南平的投资充满信心。

奔着南平的绿水青山,顺昌欧浦登、海源新材料等一大批项目在闽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勇于坚守、孜孜探求的闽北大地,在绿色发展的征途中收获累累果实。截至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7.74亿元,2013-2016年,年均增长达9.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9.0%。产业结构愈加优化,旅游接待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均实现翻一番,三产比例由2012年末的23.6∶42.6∶33.8调整为2016年的22.1∶42.1∶35.8,绿色发展成效进一步凸显。

就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一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项目招商推介会暨签约仪式上,武夷山市梦享园、光泽县司前现代化智能温室蔬菜种植、松溪县精密铸造生产线等43个项目又签约落户南平市,总投资达85.67亿元,涵盖现代绿色农业、旅游、健康养生、文化创意等领域。

与第十一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同步举办的首届中国(武夷)食品博览会也迎来了开门红,现场参观总人数达到5万余人次,实现交易总额16.68亿元。

“首届中国(武夷)食品博览会的全新亮相,是贯彻落实南平市七大产业规划的具体举措,我们从办展规模、展会交易、品牌影响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探索,对加快南平市食品产业发展,提升南平市农产品品牌影响都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市农业局负责人表示。

多年来的坚守,多年来的探索,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中,南平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也愈加坚定了以绿生金的信念与决心。

强化支撑,构架绿色产业“四梁八柱”

实现绿色发展的美好愿景,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关键在找准一条和南平生态资源、人文历史相得益彰的产业发展路径。

“就闽北而言,进入新时代,要在爬坡过坎中取得发展的新实效,就要始终保持绿色发展的定力,不断强化绿色发展战略支撑,因地制宜构建适宜绿色经济发展的产业体系,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茶博会项目推介会上,市领导如是介绍南平思路。

谋划实施七大绿色产业规划,正是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落笔。


10月25日,就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之际,南平市在北京中国工程院召开咨询论证会,请来国内顶级专家,为进一步完善南平市绿色产业发展体系,助推南平绿色发展跨越发展,把脉问诊,凝聚智慧,集聚力量。

会上,《南平市绿色产业发展行动纲要》和《南平市支持绿色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获得包括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刘旭,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员、院士赵铠,中央电视台总工程师、院士丁文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主任、院士洪茂椿等16名院士、专家的一致通过,这也标志着南平市绿色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

早在9月17日,南平市就召开了一场为南平未来产业发展描绘美好蓝图的盛会——南平市七大产业绿色发展规划咨询论证会。评审通过了南平市现代农业、旅游、健康养生、生物、数字信息、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七大产业绿色发展规划。

11月15日,南平市绿色产业发展规划及南平市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十条政策措施发布。

“规划等的出台,集中体现了新理念、新探索、新思路,既接续传承,又与时俱进,是南平对绿色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是扎实做好推进绿色产业发展的‘立梁架柱’的重要一环。”市发改委同志认为。

“这也意味着,南平市强力培育现代绿色农业、旅游、健康养生、生物、数字信息、先进制造、文化等七大产业,以产业引领、以项目带动促进绿色发展驶上快车道。”市经信委同志说。

对此,刘旭副院长指出,南平立足发挥优势、选准产业、补齐短板、延伸链条、强化保障,统筹部署了现代绿色农业等七大产业的主要任务、重大行动、政策保障、组织实施,符合南平实际,把握发展趋势,布局合理、重点突出、保障得力、措施具体,为加快推进南平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行动指南,将进一步强化南平绿色发展的战略支撑。

邵武味家公司董事长钭祖军对规划和支持政策的出台拍手叫好。他说,味家从生产销售竹产品到卖文创、卖精品,从“贴牌”生产商到成为一家集竹产品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生产制造以及O2O销售于一体的竹制家居用品制造商,离不开政府方方面面的政策支持。此次政策再加码,为企业加快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点绿成金,迈向绿色发展新征程

绿色发展,不仅要绿色,还要有发展,既要“生态高颜值”,也要发展有优势。

以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为目标,南平高点起跳,着力打造富有活力的绿色产业升级版,一系列谋篇布局之举紧锣密鼓跟进——

3月20日,绿色发展创新大会暨绿色农业项目资本对接会在武夷山举行,推出一批具有国家发明专利、国内领先水平的项目成果,现场签约现代农业招商项目26项,达成融资合作项目57项,对接技术需求50项,28家大型商超、30家电商企业与73家农产品生产企业“联姻”。

6月18日,南平市再次与省发改委等联合举办绿色发展创新大会暨旅游项目与资本专场对接会,现场签约旅游产业项目26项,总投资317亿元,并与中国科学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等签订4个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旅游经济转型升级。


10月13日,南平市又在武夷山举办绿色发展创新大会暨军民融合生物产业产学研对接会,共对接项目106个,23个项目现场签约,其中投资类项目37个,总投资177.14亿元。

三场对接会,是打通科技、人才、资本等要素与绿色产业的对接通道,让供需双方实现有效匹配,把生态资源转化为资本、资金的有益尝试。对接会引发的强烈反响,充分展示了南平市绿色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在绿色理念引领下,南平正以勃发之势,奋勇争先:

——着眼“全域旅游”,发挥水资源和特色文化优势,在全国首创“水美城市”建设,得到国家水利部和省水利厅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谋划实施总投资300亿元的12个“水美城市”项目,把水流域治理与资源开发、城市改造、美化生活结合起来,以山带水、以水补山,计划到2020年基本建成,实现水美城美、宜居宜游,将每个城市的黄金水道打造成“城市客厅”,打造绿色发展新名片、新优势,为水利部推广“水美城市”建设提供样板。

——9月25日,全省最大的林业项目、总投资215亿元的南平市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项目正式实施。南平市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该项目的前期所有工作,被列入全国18个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重点项目之一,项目建设总规模469万亩,建设期8年。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改善南平市森林质量,对生态建设质量提升、国家储备良材良木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南平市将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力争把该项目打造成全国林业领域PPP示范项目。

——作为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南平市正在积极策划衍生项目申报,探索建立生态银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保证农产品绿色优质安全的基础上,做好加工增值的文章,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努力从农业大市变为农业强市。

——全力推进国家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试点工作,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全面治理,逐步将南平打造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和水源涵养地,进一步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围绕创新驱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南平向绿而进,补短板、延链条、强保障,着力构建富有活力的产业体系、技术体系、政策体系、金融体系,推动绿色强市、绿色富民——

作为福建的老工业基地,南平市一批优势骨干企业,正加快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圣农计划投资160亿元再造一个圣农,南铝、太阳电缆、南纺等企业增资扩产项目加快实施;

生物及新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风起云涌,今年,24个项目列入省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70.91亿元。国内领先的大数据、云计算服务商——浪潮集团在南平投资50亿元布局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石墨烯产业园将落户延平区,打造上下游紧密结合、闭环完整的石墨烯智能大制造平台及其产业链业态;

第三产业活力迸发,在旅游产业加速转型的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增长,2012年至2015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15.93%,列全省第一位,打响了闽北特色文化品牌,未来,南平市将打造以武夷新区和延平新城为两大中心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圈。健康养生产业崭露头角,生态武夷、健康武夷、文化武夷将深度融合,推动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绿色产业发展规划等的出台,绘就了南平加快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施工图”。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全市上下正以昂扬的姿态、铿锵的脚步迈向新征程,努力绘就新时代美丽中国的南平画卷。(记者 刘晖 郑金富 罗勇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