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游大武夷 > 正文

高铁,为闽北发展按下“快进键”

2017-09-30 08:12:49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江江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9月2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高铁南平北站办理客运业务旅客列车由最早的48列增至75列。目前,全市4个高速铁路站点日均发送旅客超1.7万人次,高峰可达3.6万人次……乘坐高铁已成为出行的新常态。

2015年6月28日7时许,我省首条高速铁路——合福高铁的首趟高铁列车G5602次以3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从福州开向南平,我市正式迎来“高铁时代”。这条铁路的建成通车,拉近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高铁带来的不仅是出行方式的改变,更打通了我市旅游、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新“脉络”。

9月26日,在武夷山景区内,游客闲庭信步,高铁带来的便利让从安徽来的王琨夫妇拥有更多的时间细细品味武夷。“这种能够融入当地生活的旅游方式真的很赞。”王琨说,“早年交通不便,扣除旅途时间来一趟最多转悠两三天。如今旅途时间缩短,大大提升了旅游的体验感。”

“爬天游、漂九曲,是以往大多数游客对武夷山的印象。如今大安源、森林公园、桐木十八寨等景点也成为许多游客的选择。”在武夷山南方铁路旅行社的曾燕辉看来,高铁开通让闽北的旅游业迎来了“快进慢游”的新业态,游客出行由团客多逐渐向散客多倾斜,旅游方式也由“赶景点”转变为“享景点”。

“不好意思,我们的建盏已经被‘扫光’,正在备货。”9月27日,建阳区水吉镇的返乡青年创业者林贻钊正在向一位“上门客”解释。他告诉记者,虽是从事电商行业,却因高铁快速便捷,时常会有外地的顾客前来购买建盏。

“现在乘坐高铁出门就像家门口坐公交一样方便。”林贻钊说,也正因交通便捷,他的团队成员几乎是来自省内不同地区。在他看来,高铁不仅让“城市圈”渐渐模糊、“生活圈”越来越大,还促进了闽北一张张历史文化名片的对外传播,同时为各地区间的信息交流和企业投资发展带来更多机会。

同样是27日,在高铁南平北站大厅内,乘客大多轻装简行,手持车票有序通过全自动的检票闸机进站; 站台上,乘客轻松站列在地面标识前等待上车,不时有乘客掏出手机,准备拍下列车进站的瞬间。

“高铁为出行节省了更多时间,也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南平北站的客运值班员王淑芳不禁感慨。她是从“绿皮火车”到“高铁动车”变化的见证者之一。她说,以往在火车站,客流高峰时,售票厅各售票窗口常常“大排长龙”,而在高铁站售票厅大多数乘客则是通过自动售取票机取完就走,站台上的乘客也由“大箱大包”挤火车变为“背包提包”乘列车。

“客流最高峰时,我们曾经仅用3分钟安排800多人上车。”南平北站党支部书记丁波官自豪地说道。他说,以往在老火车站,高峰时段安排乘客上下车至少需要20分钟。而现在仅南平北站日均客发人数就有6000人次,高峰可达上万人次,远远高于原来南平站和南平南站的客发人数。

合福高铁对闽北而言意义非凡。高铁让闽北交通形成新网格,也极大地缩短闽北与外界时空距离,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快捷流动,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南平注入新动能,也为闽北发展按下“快进键”。(朱宇)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