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游大武夷 > 正文

闽北旅游呼唤空间重组

2017-05-10 08:29:3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辉)近来,苦于新项目接续不够的南平旅游有了些起色。今年4月我省新增的4个4A级景区中,南平占了2个,分别是建阳(卧龙湾)武夷花花世界景区、南平印象小密·中国包酒文化博览园景区。延平的闽江一日游项目也于前不久开航。

以武夷山为龙头的闽北旅游,资源不可谓不丰富。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地方特产,都有可供深度开发之处。问题也很突出,如品牌形象模糊、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散乱、资源整合力度和营销精准度有待增强等。在这里,笔者主要想探讨的是如何打破资源分布散乱的格局,实现旅游资源的空间重组。

闽北已经迈入高铁时代,客流量显著加大,但硬币的另一面是,游客转移速度也加快。一方面,随着“铁公机”的布局进一步完善,“引客入延”的通道吸引力会显著增强。另一方面,在游客量显著增大的情况下,如果南平旅游不能适时提质升级,也会加速游客的离去,反而起到负面宣传的作用,弄砸了其多年积攒来的良好口碑,适得其反。

作为未雨绸缪之举,实现旅游资源重组,让南平旅游告别各自为战的散沙状态,必须提上议事日程。

以延平区为例,其主打的乡村旅游产品主要集中在近郊山水风光和乡村休闲景点上。就拿樟湖蛇文化来说,其虽然具有节事活动的典型特征和民俗资源的文化独特性,但由于没有形成较完整的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仍处于浅层开发阶段。

不过,令人振奋的是,零散旅游资源的空间重组已经在延平区付诸实践。延平闽江一日游项目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建设水口电站形成的延平湖,是闽江干流的始发端。沿着水上旅游线路,从闽江零公里处出发,沿途参观一些小岛和美丽乡村,最后到延平区樟湖镇体验国内罕见的崇蛇民俗。这么一来,十几个景点珠联成线,通过旅游资源的空间重组,放大了优势,做强了品牌。同时,旅游产品的底蕴和内涵随之加强,为旅游产品的进一步开发留足了空间和可能。今后,还可逐步开发日间、夜间游览线路,满足外地游客体验闽江风情以及本地居民休憩的需求。

整合,不能止于县域内部,要做大格局,打破闽北各地原有的行政区域界线,基于各地旅游资源在质量、数量和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性的基础之上,突出区域旅游特色主题,加快旅游产品创新,打造特色旅游线路,才能为旅游业发展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再以建阳(卧龙湾)武夷花花世界景区为例。该景区是以前几年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点美丽乡村潭城街道考亭村为基础提升而来。目前,该景区种了100多种花草,以四季皆能赏花为卖点,做足餐饮、住宿、采摘特色,兼收并蓄各类乡村游之长,每逢周末游客皆爆满。然而,我们是否就该止步于此呢?该景区距武夷山只有半个多小时车程,如能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实现对武夷山游客的引流甚至是其他更多景点游客的汇流,更好的发展并不遥远。

再以闽北近年来打造得有声有色的朱子文化为例。闽北大部分县(市、区)都有朱子遗迹,但过于分散,旅游线路不好安排。除了武夷山市五夫镇保留遗迹较多且较为集中,其他地方或是交通不便(如黄坑朱子墓)或是吸引力不够(政和云根书院),缺少可开发性。该怎么办?要实现这些景点的空间重组,游学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以朱子活动轨迹为线索,打造游学旅游产品,可一举将这些分散的景点串起来。

闽北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有丰富的文化积淀,但从旅游资源到旅游产品,还需要下足创意、规划、协调、整合等太多功夫。避免简单复制模式,以工匠精神打造有可持续竞争力的旅游精品,仍需不懈努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