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南平频道> 头条 > 正文

高铁时代的“便”与“变”

2016-09-30 08:23:57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煜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2015年6月28日,合福高铁正式通车,南平进入“高铁时代”。在福建,半个小时,相邻城市间自由转换;3个小时,长三角地区和长江中部城市群展现面前;6个小时,便可踏上京津冀地区的土地。高铁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也给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张华富,一个在江西上饶打拼的武夷山人。高铁的开通,让他实现了“两城一家”的梦想。国庆将近,张华富又有了回家的计划。

“以前上饶到武夷山要3个多小时,现在坐高铁只要二十几分钟,这和坐公交车回家没什么区别。”张华富说,由于父母在武夷山,兄长在福州做生意。高铁开通前,兄弟俩只能逢年过节回家探望父母,而现在,他只要稍有闲暇就可以回家,一家人就好像生活在一座城市中。

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徐杰仁,他在建阳置业,在江西南昌上班,每个周末往返于两座城市之间,“周五下班,晚上乘7点多的高铁,两个多小时就回到家,和妻儿在一起的时间有两天,周日晚上再回南昌。”

高铁呼啸过,日行数千里。作为串联黄山、三清山、武夷山的旅游大通道,合福高铁带动的“旅游热”不断升温,武夷山逐渐成为周边主要城市旅游的后花园,上海、北京、厦门至武夷山方向高铁动车平均客座率超八成。

为拥抱高铁红利,武夷山推进文旅融合、茶旅融合、体育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等项目,推出极地海洋公园、航天体验馆、香江茶业园等新业态,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加快智慧旅游城市建设,补齐发展短板,提升服务质量,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今年春节期间,武夷山接待游客115.66万人次,同比增长37.56%,历史上第一次超过国庆黄金周。”武夷山景区管委会营销中心主任杨钦才介绍,这也是武夷山首次在春节完成从旅游淡季到旺季的逆转。

受益的不仅是武夷山。南平旅游资源众多,“高铁+”为整合武夷旅游资源提供了契机,成为南平经济延伸旅游产业链的重要引擎。

为了迎接高铁时代,从2013年起,南平围绕“进得来、行得畅、容得下、留得住、玩得好、能消费”的目标,锁定“吃、住、行、游、购、娱、学、养”等要素的打造提升,确定迎接高铁时代重点项目141项、总投资1454亿元,南平旅游接待能力全面提档升级。

南平加强与高铁沿线、航线开通城市旅游合作,借助高铁旅游城市联盟,组织重点旅游景区和旅行社前往对接洽谈,实施宣传资源互换、客源互送、发展共赢。去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2925.48万人次,同比增长16.87%,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实现旅游总收入371.63亿元,同比增长18.93%,增速位居全省第三。

时空半径的转换,也使得沿线城市特有的生态、资源、空间、区位等优势得到全面盘活,引发区域经济的发展、交流和融合,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跟随高铁开辟出的经济新版图涌动。

合福高铁的建成并开通,并非结束,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目前在闽北还有南三龙铁路和衢宁铁路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具备城际快速铁路功能的南(平)三(明)龙(岩)铁路于2013年底开工建设,南平境内长43公里,在延平区西芹镇设南平西站,总计划投资46亿元。建成后,将成为长三角经海峡西岸经济区至珠三角最便捷的快速通道;

2015年9月25日全线开工建设的衢宁铁路,起自浙江省衢州市,终至宁德城区,在我市境内长71.84公里,计划投资56亿元,设松溪、政和、建瓯东三个车站;

南三龙铁路和衢宁铁路相继通车后,松溪和政和两县也将开通铁路……

高铁带来的,不仅是出行的便捷,更有快速发展的机遇。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南平要闻
更多>>南平民生
  • 新闻图片
  • 生态南平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