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南平新闻 > 正文

“活着一天,就要把科特派事业干下去”

2016-06-12 07:44:54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吴杨珠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活着一天,就要把科特派事业干下去”

——老党员谢福鑫的葡萄情缘

昨日,在建阳考亭鉴湖葡萄品种园内,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仔细地为串串青绿色的葡萄套上纸袋。谁能想到,这位头发花白、衣着朴素、精神矍铄的“老农”,竟然是一位教授级高级农艺师。他,就是被誉为“福建巨峰葡萄之父”的谢福鑫。

谢福鑫与葡萄结下的不解之缘,还得追溯到1982年秋,福建省和日本长崎县缔结友好省县关系。1983年3月,时任建阳县良种场场长的谢福鑫赴日本长崎县农业经营大学学习巨峰葡萄栽培技术。一年学习期满后,他带着象征中日友谊的100株葡萄种苗回到建阳。第二年,巨峰葡萄试种成功,他成为闽北种植巨峰葡萄的第一人。

从此,他常年奔波在农户的葡萄园,给农民作技术示范和培训,普及种植葡萄的科学知识。30年来,他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200多期,培训果农6000多人次。

1999年初,南平市开展了向农村下派科技特派员的活动,首批252名“科特派”被派往农村一线,专业突出、踏实肯干的谢福鑫成为其中一员。

一双解放鞋,一顶旧草帽,一个背了十几年的破书包……谢福鑫带着这身行囊下乡入村,走家串户,乐此不疲。在田间地头,他手把手教果农选苗、栽果、治虫、防病;在冰雹、水灾过后,他指导果农恢复生产自救;在葡萄丰收时节,他笑得比果农还开心。

谢福鑫的老伴说,他的电话就是葡萄生产技术的“110”,每天多达几十个。果农们的任何疑难问题,在他那里都能得到耐心细致的解答。

经过他的言传身教、典型示范、普及推广,闽北葡萄产业从零起步,发展到如今6万多亩,年创造产值数以亿元计。脱贫致富的果农们感激地称赞“谢老师是财神”。

由于业绩突出,谢福鑫先后多次受到国家农业部表彰,荣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个人、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南平市劳动模范、明星科技特派员等荣誉称号,还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评为2007年度UNDP项目优秀科技特派员。2014年,他被评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

从1999年首次成为“科特派”之后,谢福鑫就再也没有丢下这个“头衔”。2003年,他到龄退休了,组织上问他有什么要求,谢福鑫说:“我只是想继续做一个义务的科特派。”于是,他一直干了6批的“科特派”。直到2013年,组织上考虑他年过古稀,动员他卸下这个担子。

众所周知,农业科技,品种是核心。

退休后的谢福鑫,个人垫资数万元,先后从国内外引进了150多个葡萄新品种,建起了福建省第一个葡萄品种试验园,开展葡萄种植科学研究。经他园内试种过的金亚、维多利亚、红地球、美人指等多个品种已推广到农户种植,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老伴说,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谢福鑫一多半的退休金都丢进品种试验园了。平日里,前来观摩、取经的果农络绎不绝,老谢总是热情接待,倾囊传技。供人品尝、取样,却分文不取。政和、延平等地的葡萄新种植户生产中出现了问题,他还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亲身前往培训指导。

有人问他,有清福不享,却劳神费劲帮助他人,图的是什么?谢福鑫的回答很朴实:“我入党45年了,作为一个老党员和农技推广工作者,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反哺曾经养育了自己的父老乡亲,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虽然去了科特派的头衔,但做的还是科特派的工作。活着一天,我就要把科特派事业干下去!”谢福鑫说。

□林志明 王柳珍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