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禄村:家庭农场为村民“吸金”
2016-06-10 10:19:13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李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本报讯 “福禄村虽然海拔高、位置偏远,但这里的黑笋干、枫溪鱼、锥栗却是抢手货。”8日,浦城县枫溪乡福禄村的李昌兴说,“村里正在筹建仓库和包装车间,如果包装问题解决了,我们发展高山蔬菜种植就没后顾之忧了。” 福禄村是浦城县扶贫开发重点村,从2014年开始,村里立足高山区的生态优势,鼓励村民发展高山蔬菜种植。考虑到村民个体势单力薄,村里找来了曾在外经商见过世面的李昌兴,作为发展高山蔬菜种植的带头人和先行者。2014年在县乡各部门的支持下,李昌兴带头成立了“浦城县昌兴家庭农场”。 昌兴家庭农场成立后,流转了100多亩的山垅田,建起了20多亩的现代化避雨阳光大棚,村里还特意从浙江、政和聘请两名专职技术员,负责大棚蔬菜秧苗培育和蔬菜管护;又从福禄、黄坛、杜畲等村流转了900多亩山垅田,种植七彩椒、西红柿、杭茄等高山蔬菜,种出的菜在上海、杭州成了抢手货。 今年4月,在农业部门的指导下,昌兴家庭农场通过评审,建立了浦城县首家“全国蔬菜标准园”,全部实施现代化、标准化的种植和管理,实施水肥一体化喷灌,施生物有机肥,用防虫网等现代农业技术。“蔬菜苗种下去后,我们把田交由村民接管,采收的蔬菜农场按质量标准全部收购。”李昌兴说,“这样村民不要投入成本,只要付出人工即可,可吸引更多人加入,促进农场做大做强。” “我们两口子在农场做事,一个月可挣三千元,家里还种田和养稻萍鱼,一年下来能有五六万元收入。”村民王袁凤在家庭农场打工,把在昌兴家庭农场里学到的种养知识“搬”到自家田里,日子越过越红火。村民周建云也从昌兴家庭农场“取经”,今年种起了金刚土豆10多亩,加上家里的锥粟和竹笋收入,收入节节攀升。 在昌兴家庭农场的带领下,村里又成立了2个家庭农场,1个锥栗合作社。 (吴勇君 袁野 钟鸣)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