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南平新闻 > 正文

武夷山市集约化发展竹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2016-06-07 08:31:02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吴杨珠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青青翠竹映衬“红绿之美”

武夷山市集约化发展竹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5日,在武夷山市岚谷乡横源村,来自湖北的李女士等游客伫立在网山红军亭上眺望,但见远方青山如黛,近处竹林蹁跹。村民神情自豪地介绍:“你们漂流坐的武夷山竹筏原料,三成就产自岚谷乡。”

竹筏使用寿命一年以上,竹材质地要求近乎苛刻。“在急流中碰撞击水那么长时间,这些毛竹受得了么?”虽然感觉不可思议,但小小翠竹给李女士带来的震撼已不是第一次。

央视《舌尖上的美味》播出后,岚谷熏鹅声名渐远,越来越多游客慕名前来岚谷乡游览,李女士便是其中之一。

戴着直径一米的竹笠,品尝用竹筒盛的米饭,饕餮以竹炭烘制的熏鹅,小酌红军喝过的米酒;偶尔从溪边挖出鲜笋,拍拍泥土,经河水漂洗,就直接送入口中大快朵颐……像海洋一样宽广、像哨兵一样挺拔的岚谷乡竹林,令游客们流连忘返。

“我们乡外表是‘绿’的,但骨子却是‘红’的。”岚谷乡人大主席章辉表示,2005年,岚谷乡红色遗迹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从革命老区到旅游胜地,占岚谷乡森林面积32%的9.44万亩的毛竹山,见证着生态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去年,网山红军路、白米落锅、黄龙岩等红色旅游产品吸引了上万名游客游览,带动了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

“斗笠、草鞋、碗筷……过去,毛竹是红军生产生活用品的制作原料;现在,它正转化为旅游产品,丰富红色旅游内涵。”章辉说,“现在的岚谷乡,村民人均收入一半以上来自毛竹相关产业。”

“不单单是岚谷乡,整个武夷山气候环境非常适宜竹子生长。”武夷山市林业局副局长徐生泉说,近几年来,武夷山通过科学开辟机耕路、建设喷滴灌池、加强抚育管理等集约化措施,武夷山市竹林丰产率不断提升,辖区毛竹品质越来越高,用途更加广泛。“我们正沿着绿色发展道路,将毛竹制成伴手礼等工艺品;为鲜笋披上绿衣,抢占食品市场高地;用竹材制作茶盘等生活用品,推动茶文化、朱子文化融入全域旅游……”

去年,武夷山竹产业以省现代竹业重点乡镇生产发展项目、市竹林优化改造建设项目为依托,全面实施毛竹定向培育、竹林丰产培育,开展竹林低产改造,成果斐然:武夷山实现竹业总产值17.1亿元,其中笋竹加工产值13.77亿元,出口额突破2.5亿元。

竹产业已成为武夷山市农村经济最富生机、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

☉本报记者 徐大崇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