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南平新闻 > 正文

宝剑锋从磨砺出 ——记建瓯市刑侦大队技术民警张雷

2016-06-01 16:07:3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杨斯羽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本网讯(本网通讯员 刘建成)作为“333刑事技术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基础项目之一,从2002年起,公安部从全国遴选青年刑事科学技术人才纳入《全国刑事科学技术青年人才库》。该库实行动态管理,一旦超过45周岁或者调离技术工作岗位,该人才就淘汰出库。5月26日,公安部发布《关于第八批全国公安刑事科学技术青年人才选拔和审定情况的通报》,公布刚刚入选的597名青年刑事科学技术骨干名单。建瓯市刑侦大队中队长张雷名列其中,成为福建省19名、南平市2名刑事技术青年人才之一。

消息传来,了解他的人都说张雷入选人才库实至名归,这既是对他十一年如一日对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孜孜不倦追求的肯定,更是他坚定践行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的结果。

提起张雷,大队同事都亲热地叫他地雷,如果你以名取人,以为他象地雷那样脾气火爆那就错了,他人高马大,却静如处子,与一点就爆的“地雷”大相径庭。年仅37岁的他,是怎样从一个青涩少年华丽变身为刑事科学技术拔尖人才的?在鲜花和掌声的背后,他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艰辛付出和心路历程?

执着坚守,只为圆心中梦想

小时候,每当看到威风凛凛的警察,张雷就梦想着自己长大以后也能当上一名警察,专门抓坏人,保护好人。2000年6月,还稍显青涩的张雷从警校毕业后,如愿以偿成为建瓯市公安局的一名民警,终于圆了儿时梦想。从警后,他先后在巡警大队和多个乡镇派出所工作,艰苦的基层公安工作磨砺了他坚韧的毅力和平和的性格。

2005年7月,他调到建瓯市刑侦大队工作。大队领导把他安排到技术中队,从事痕迹、照相及心理测试专业,这与他学校里学习的刑侦专业并不对口,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技术民警,就必须掌握一手过硬的业务技能。刑事技术是多学科的广泛交集,除了科技手段的运用,还需要结合逻辑分析推理、侦查测试实验等多种辅助方法,才能有效侦破疑难案件。除了老老实实学习,别无捷径可走。为此,他从头学起,在虚心地向老同志学习的同时,又一头扎进业务书籍没日没夜地刻苦钻研。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他锲而不舍地加强对刑事技术前沿科学的学习。此外,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进一步增长见识,扩大视野,掌握多种勘查技能。如放火案件现场由于燃烧造成破坏严重,灭火扑救时又造成了人为破坏,具有较大的破坏性和复杂性,通过现场勘查来发现有价值的信息难度非常大。为此,他积极参加了中国武警学院举办的火灾调查陪训班。正是凭着这种肯吃苦、肯钻研的劲头,他迅速成长为大队刑事技术的骨干,担任了中队长,并顺利评为痕迹检验工程师。

刑事技术工作是个枯燥、繁重、寂寞而又清苦的岗位,他们没有一线侦查员缉捕逃犯的当仁不让;没有卧底英雄深入魔窟的传奇色彩;没有无敌勇士徒手格斗的英勇无畏。然而,作为一名刑事技术民警,他们却战斗在一个特殊的战场,他们通过认真细致的勘查还原现场,让证据“开口”说话,从而将隐藏在暗处的犯罪分子揪出来。这既是一项技术活,更需要一份责任心。

2007年8月6日,建瓯市徐墩镇山边村山上发现一男子被杀死后丢弃在竹林中,尸体已高度腐败。张雷和同事头顶烈日,强忍着阵阵令人作呕的气味,对现场展开认真细致的勘查。然而,通过现场勘查和外围侦查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线索。此时,提取死者指纹,查找尸源显得格外重要,但从高度腐败的尸体上提取死者指纹难度很大。

面对面目全非的死者,张雷仿佛听到他冤屈的哭诉,他暗暗发誓,无论付出怎样的苦和累,一定要从茫茫人海里找出犯罪分子,使其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以抚慰死者在天之灵。

从现场回来后,张雷和同事连夜查阅资料,并结合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找到了几种提取腐败尸体指纹的方法,成功提取到死者的指纹样本,确定了尸源,帮助一线侦查员最终成功破获这起涉黑涉恶的跨省杀人抛尸案。

见微知著 铸就铁证擒凶顽

从事了多年的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张雷深深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犯罪分子也“与时俱进”,甚至出现了一些智能型的犯罪,他们的作案手法越来越高明,反侦察手段越来越强,他们会想方设法消除、隐匿、破坏、伪造现场痕迹和物证,乃至于故意误导侦查方向,以逃脱罪责。你不练出个火眼金睛,犯罪分子就有可能从你的眼皮底下溜掉,逍遥法外,甚至于继续危害社会。为此,每次出现场,他都牢固树立证据意识,深入细致开展勘查,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发现、获取、固定犯罪痕迹,为揭露、证实和惩处犯罪提供科学证据。这不仅需要扎实的技术功底,更需要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以确保他们作出的每份证据和每项鉴定都经得起各方面的质疑和检验。

在多年的刑事技术工作中,张雷养成了耐心、细致、严谨、规范的工作作风和一股“不到黄河心不死”倔犟劲,越是疑难案件,他就越慎重。因为每一个案发现场,都如同一次没有命题的考试,随时等待他去解出正确的答案;每一处潜藏的痕迹,都可能证明一个人是否有罪,让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差错。只要进入现场工作,不找出犯罪分子的蛛丝马迹他就决不罢休,正是凭着这股狠劲,许多疑难案件在他手上迎刃而解。

2014年11月初,建瓯市七里街高铁特大桥工地变压器被盗,现场散落着大量矽钢片。张雷对矽钢片逐一观察,终于从中发现一枚模糊的油污指印。由于指纹条件较差,按照常规方法提取,反差不大,无法采集到条件理想的指印。后来,他另辟蹊径并经过反复实验,最后提取到一枚纹线较清晰、具有比对价值的指印,检出嫌疑人陈某桂。陈某桂落网后,如实供述了伙同他人先后在建瓯辖区内盗窃电缆、变压器近百起的犯罪事实。根据其供述,民警在市区一仓库内缴获大量被盗电缆、铜线及作案工具。

2012年3月19日,建瓯市南雅镇梅村发生一起火灾,烧毁房屋2幢,过火面积400多平方米。接到报警后,张雷与同事会同消防火调人员通过几天现场勘查,基本认定火势最初是从房间内蔓延出来。由于现场破坏大,一时难以确定火灾性质。勘查人员在房门坍塌位置找到一把开启的挂锁,房东介绍挂锁事发时呈闭合状,火调人员认为闭合中的挂锁燃烧后,是无法自然开启的,但现场找到的挂锁却呈开启状。双方因此对火灾性质产生了分歧:消防认为这起火灾极有可能是人为,但公安侦查员通过大量的外围调查认为人为可能性不大,调查陷入僵局,张雷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为了揭开挂锁谜团,张雷查阅大量火调知识后认为,悬挂着的挂锁在高温作用下挂锁锁梁有可能松动开启。为了证明这一判断,在模拟火灾现场高温的情况下,他对相同的挂锁反复做了多次侦查实验,都取得了挂锁松动开启的相同结果,验证了自已的观点,并得到了消防火调人员的认可,为这起火灾事件的最终定性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支撑。

春华秋实 皇天不负有心人

多年从事刑事技术工作的经历,使张雷深深地体会到,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没有无私奉献的品质和忘我拼搏的精神,没有忍受寂寞的特质和百折不挠的韧性,是无法搞好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的。

从事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十多年来,他身边的同事不是提拔、改行就是调走,而他却一如既往地坚守在刑事技术岗位上,坚守在刑侦工作第一线,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甘于寂寞,淡薄名利。

每当大要案破获之时,镁光灯聚焦的往往是亲手抓获穷凶恶极的犯罪嫌疑人的一线侦查员。此时,在幕后付出繁重的工作和辛勤的汗水的刑事技术民警却常常被有意无意地无视或忽视。对此,他淡然处之,从无怨言。他认为,任何工作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总要有人去做。还有一个原因他没有说出来:他喜欢这个富于挑战性的工作,他觉得这里离发案现场最近,是与隐藏在暗处的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最佳场所,也是最能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地方。

2015年9月25日,建瓯市区豪栋街马坑一民宅惊现一对老年夫妇尸首。张雷和同事针对现场血迹、铁锤等物证及知情人的陈述,刻画出犯罪嫌疑人的动作形态及心理特征,判断该案是由盗窃引发的抢劫杀人案。经过细心勘查,他在现场提取到关键的生物检材,为最终确定犯罪嫌疑人奠定了坚实的证据基础。次日,犯罪嫌疑人童某生在建阳区小湖镇落网。

童某生到案后,面对确凿证据仍拒不认罪。张雷结合现场情况与预审民警一道准确还原了犯罪现场,增强了预审民警的信心。民警及时调整预审策略,加大预审力度,童华生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终于如实供述了入室盗窃被受害人发现后将其杀害的犯罪事实,这起抢劫杀人案成功告破。

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张雷承担了现场勘查案、事件1100余起,勘查命案17起,其中主勘命案9起,通过现场指印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67人,通过提取现场生物检材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45人,出具指印鉴定书73份,为案件侦破提供了准确的侦查方向及范围。

数字是枯燥的,但却从一个侧面完美地诠释了一名人民警察对于“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执着追求。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年来,张雷先后获得建瓯市公安局优秀民警、南平市十佳技术员、 南平市重点项建设先进个人及全省刑事技术现场勘查能手等多个荣誉称号,受到个人嘉奖一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近年来,张雷还根据十多年的刑事技术工作实践,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心得,经过总结提高,先后独立和合作撰写了《一起放火案件现场勘查的启示》、《浅淡影响“502”薰显的三要素》、《结合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进行指纹比对检验的一点体会》、《浅谈静电吸附器的正确使用方法》、《JH系列荧光粉末显现粗糙面汗潜指纹的实验研究》等十多篇论文,并在省科协主管的《海峡科学》杂志及省内外多个院校的专业学报中发表。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