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南平新闻 > 正文

“幸福”花开 桃李满园 ——建瓯市打造内涵型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透视

2016-05-18 08:52:40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吴杨珠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昨日,建瓯川石中心小学里,师生们翘首以待,又一批高配的液晶一体机多媒体“班班通”要完成安装。

年初以来,建瓯市计划投入1260万元,建设“班班通”,目前512个班级的高配液晶一体机正在安装中,预计6月中旬安装到位,年底还将再完成一批班班通建设,届时建瓯市小学“班班通”覆盖率将达到100%。

川石中心小学校长曾丽珍说,高水平硬件将为 “幸福校园”的建设增加强劲动力。“幸福校园”是2012年建瓯教育局创新设立的学校整体管理评估机制,围绕“师生在教与学中是否获得足够幸福感”这条主线,拓展“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温馨校园、感动校园、活力校园”五个层面,设立120个量化的评分指标。目前,建瓯城乡有20所学校获得“幸福校园”称号。

“幸福”花开,桃李满园。如今,在“幸福校园”的丰富内涵中,建瓯市正朝着内涵型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迈进。

幸福校园:城乡一线牵 比肩共迈进

在建瓯市房道中心小学新校区,造型新颖的教学楼夺人眼球,孩子们在塑胶跑道上享受课间快乐时光。2014年9月,总投资达1200多万元的新校区投入使用,目前,学生数突破了1000人。

房道中心小学是建瓯教育补齐短板、拉开框架的缩影。三年来,建瓯市共筹集了14790万元,用于近百所农村校的薄弱环节改造;建瓯城区先后新建了建州小学、一中附小、竹海学校、高铁新区实验学校等四所学校,新增学位5730个。

硬件变化有目共睹,建瓯城乡的教育改革充实着校园的幸福内涵。

“自主互助 展示反馈”课堂教学模式是建瓯市教改的重大成果,2012年,这项改革被省教育厅列为重点推广项目,2014年4月还参评教育部国家教学成果奖。这项发端于建瓯川石中学的改革,教学模式主线是课前自学(自主)、小组讨论(互助)、学生主讲(展示)、教师评点(反馈),改变了教师“满堂灌”的形式,让教与学成为乐事,让师生收获更多幸福感。

全面开设校本课程是建瓯市教改的又一成果。目前,建瓯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开设了校本课程,达到300多门。建瓯市第二小学开设了96门自主研发的校本课程,成为闽北开办校本课程最多的义务教育学校。一年级数学教师林瑶开设了“折纸课”,全校5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她说,校本课程就是活水,激活了师生教与学的热情。

幸福学生:携手起跑线 乐学跃龙门

昨日,建瓯通济中心小学的“幽兰苑”里,校长叶人奇正带着一群孩子欣赏60多盆姿态各异的兰花。这所小学学生以农民工子弟为主,校长道出开设养兰校本课程的苦心:“我们让孩子认养兰花,来熏陶他们的气质。”

通济中心小学在环境育人上下足功夫。近三年来,学校筹资40多万元,将学校内景改造成古典园林的风格,设计了云水斋、云憩亭、幽兰苑、薏慧轩等有教学用途的文化景观。

为了给城乡的孩子构筑公平的起跑线,早在2012年,建瓯市就启动了城区学校剩余学位跨片区招生机制。如今,建瓯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达到了100%,6—14岁三类残疾人口义务教育入学率也达100%。

让孩子在文化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找到探索人生的幸福感, “一校一品”的校园文化建设正是这个理念的映射。建瓯实验小学的“金苹果”文化育人体系、建瓯第一小学的“金水杉”文化育人体系、建州小学的“金拇指”文化育人体系,合称“校园文化三金”,是建瓯校园文化建设的代表作。在校外,建瓯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集文体、艺术、科技教育为一体,被评为全国县级示范校外活动场所,每年接待上万人次。

校内校外文化育人体系合力,一批学子脱颖而出,仅在体育方面,2015年,建瓯市选送的两位运动员在全国第一届青运会上分获男子篮球与拳击第三名;在南平市级游泳比赛中,27名学生获得金牌,占南平市金牌总数一半。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