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南平新闻 > 正文

南平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纪实

2015-08-11 08:26:59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施柳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10日,一群游客来到建瓯市小松镇湖头村的农民公园游玩。湖头村按照“党建引领、规划先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产业支撑、乡村治理”的机制,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带动示范作用,带领村民积极参与房前屋后的保洁和环境整治,乡村面貌焕然一新。2013年湖头村被确定为国家级“美丽乡村”试点村,目前正创建全国4A级旅游景区。(魏剑生)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兴党,重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平市委认真贯彻中央、省委的部署要求,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农村基层党建作为从严治党的基础工程,着力发挥县级党委“一线指挥部”作用,着力抓乡促村,着力党建富民强村,着力改革创新,坚持“抓好一个班子、找好一条路子、建好一个机制、打好一个基础”, 以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引领“百姓富、生态美”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全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幅持续居全省前列,综治考评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闽北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

建好战斗堡垒 强化核心引领

“能力强,处事公道,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干部。”——建瓯市川石乡慈口村村民。

慈口村是革命老区村,过去因村两委不团结,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村民颇有微词。2014年,慈口村被列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先把脉、后治病、再强身”,经过一年的集中整顿,班子精神面貌一新,党建引领、产业富民成效明显,得到村民的充分认可和拥护。

去年,南平市倒排201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区分“不强、不和、不富、不稳”四种情况,采取“一村一挂点领导、一整顿方案、一帮扶单位、一整顿队伍”措施,有的放矢、综合施策,实现全面转化。全市共调整71名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书记,推选增补支委13名;培训村党组织书记1885人次;组织269个市直、县直单位和247个党建示范点村与软弱涣散村结对帮扶。

为了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南平市委在选好用好管好村党组织书记的同时,持续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六批2473名优秀党员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覆盖93.1%的建制村。下派书记带领“两委”班子抓党建、抓扶贫、抓发展,累计创建县级以上党建示范点250多个,引进项目1.6万多个,争取资金15.6亿元,培养村级后备干部7400多人,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南平打牢基层基础。

党建富民强村 壮大集体经济

“近几年村财收入增加,我们更有资源和能力为群众办事服务,村民们也更坚定了致富信心。”——浦城县富岭镇双同村干部。

国家生态公园、全国十佳森林旅游示范区、国家级生态村……在闽浙交界处,坐落着一个拥有好几个“国字号”品牌的小山村。这就是浦城县富岭镇双同村。

双同村党支部先谋后动,立足“绿”的优势,做足“山”的文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领群众走出一条富民强村的特色之路。2014年,村财收入53万元,较2011年翻了一番。

集体经济薄弱是村级组织建设的一个短板,如何有效破解这一难题?南平市结合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深入推进“党建富民强村”工程。通过抓导向引领、支部引领、联动引领、示范引领,坚持因村制宜,突出党建引领,注重分类指导,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引导发展乡村旅游型、资产经营型、资源收益型、特色农业型、企业带动型经济,走特色化、差异化路子,带动集体增财、农民增收。

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在有形覆盖中实现有效覆盖。顺昌县张墩村创新党组织设置,组建葡萄种植、酿酒、水稻种植、农家乐等4个特色党小组,引领强村富民,2014年该村获评中国第八届“十佳小康村”。

武夷山南源岭、建阳考亭、政和东涧、松溪刘源……全市涌现出一批“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乡村典型。“党建引领、富民强村”的旗帜,正高高飘扬在闽北的广袤农村上,2014年,全市新增村财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193个。

推进机制创新 提升服务水平

“从怀疑到信任、从陌生到朋友,驻村无疑是拉近干群距离,了解群众需求,服务群众的有效方式。”——建瓯市驻村干部。

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建瓯市东峰镇党委副书记林之涛是井岐村驻村蹲点干部,他每周都要抽出2至3天时间住村服务,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村民有急事难事和需要去镇里办的事都愿去找他。

为推进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南平市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适应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紧紧围绕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深入推进“三级联动、重心下移”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在方法创新上,着眼解决问题,深化“六要”群众工作法,深入开展“我与百姓拉家常”活动,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在制度创新上,着力抓乡促村,重点突出驻村蹲点,规定乡镇干部每月不少于5天,每年不少于3个月驻村蹲点直接服务群众,解决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乡镇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问题,畅通了上下传导渠道,有效防止乡村工作脱节。

“村里有了代办点和驻村干部,现在除了结婚证,其他的事都可以免费代办,我们不出村就可以把事情办好,真的是很方便。”说起村里的代办点和驻村干部,建瓯市东峰镇井岐村村民叶富和竖起了大拇指。

“三级联动、重心下移”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不但获得了群众的“点赞”,同时还得到了中组部部长赵乐际的批示肯定,并入选全国“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法100例”和全国第三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

目前全市已有1631个村实现乡镇干部驻村蹲点全覆盖。全市驻村干部累计住村15.65万天,为群众解决问题2.5万件;5.99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拉家常,建立联系点1.6万个,办好事实事5.42万件,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受到基层群众普遍欢迎。

坚持重心下移 注重保障激励

“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激励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实干拼创,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南平市委组织部。

顺昌县元坑镇洋坊村是个移民村,曾因班子软散、增收乏力,被列为贫困村和后进村。2012年,南平市公安局机关党办主任黄添福下派到洋坊村担任村支书,3年来先后在村里实施了农田水利改造工程、村庄照明工程、机耕路建设工程等8大项目。村主任李孝东幽默地说:“这些项目‘水陆空’并举,黄书记用三年时间把洋坊村翻新了一遍。”如今,喜悦的笑容写满了村民的脸庞。

下派村支书、干部驻村蹲点、机关单位挂钩帮扶制度进一步推动了力量下沉、资源下倾,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注入了强劲动力。

1999年以来,全市先后下派村支书六批2473人次,已覆盖全市1520个村。102个市直部门、848个县(市、区)直部门参与挂钩帮扶,不断将人才、项目、资金等资源要素导入农村。国土、住建、农业、林业、科技等部门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给予政策倾斜,2014年共帮扶、引进项目467个,总投资1.16亿元。

农村是大舞台,基层是练兵场。为激发农村党建活力,市委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村党组织书记和驻村干部考评激励办法的意见》,从选拔任用、推荐考录、评先评优、物质奖励等方面激励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同时坚持“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坚持检查查党建、述职述党建、考核考党建,逐渐传导压实基层党建责任。去年以来,全市新提任的处级干部中,来自基层一线的占到六成,进一步激发了干部投身农村基层、争当“四有”干部的激情和干劲。

绿色闽北党旗红。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为进一步抓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强基固本,再上征程。在推进南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征程上,南平将认真践行“三严三实”,按照省委尤权书记抓农村基层党建要务实求效的要求,强化责任担当,推动农村基层党建顺时应势、固本开新,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基层阵地高高飘扬,绘就人和业兴乡村美的新画卷。(朱昕华)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