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竹产业一季度发展势头强劲
2015-05-23 07:51:31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施柳清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19日,位于建阳区的庄禾竹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忙于生产一批省外订制的户外竹地板。该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效应,重点培育竹产加工业,今年一季度全区竹业总产值达6亿元。(张正松 郭秋喜 摄) 我市是全国笋竹主产区,现有竹林面积600多万亩,约30万人从事笋竹生产、加工和经营。全市农民人均年笋竹收入2500余元,约占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四分之一。丰富的竹林资源、扎实的产业基础为闽北竹产业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2日,记者从全市竹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现场推进会上获悉,自《南平市加快竹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今年一季度,我市竹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实现产值70.18亿元,增长33.84%。 丰产竹林,建成一个带动一方 在建瓯市房道镇西际旅港新村西际毛竹示范片,刚施完鞭肥的千亩竹海生机焕发。该示范片就是我市竹林优化改造示范项目之一。 近年来,该示范片通过在山上建设20个20吨的蓄水池,开设竹山机耕路7.5公里,套种30亩阔叶树,并进行护笋养竹、科学施肥、竹山灌溉、生物病虫害防治、笋壳回山等科学管理措施,冬笋产量从原来的亩产40公斤增长到120公斤,春笋产量从原来的亩产400公斤增长到800公斤,毛竹从原来的20根提高到现在的50根,产值从原来的每亩1400元提高到现在的3500元,实现了竹林的丰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增长。 今年我市计划在年底前建成丰产竹林25万亩、示范片20个,以点带面,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高竹林经营管理水平,提升笋竹产量和质量。为提升丰产育竹水平,我市在年初出台的加快竹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中设立竹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和奖励基金,用于加快推进竹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由市、县两级政府按1:1的比例共同筹措,连续实施三年(2015-2017年),用于培育优化竹林资源。市本级扶持资金从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财政补助资金中安排,今年安排4460万元。 通过政策刺激,我市丰产竹林工作已初显成效。今年一季度,全市毛竹产量2214万根,增长11.71%,鲜笋产量32.84万吨,增长20.6%。到4月底,全市在建丰产竹林27.24万亩,占任务数的109%。 竹木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发展 今年以来,我市笋竹龙头企业发展迅速,邵武市的鑫森炭业、味家生活用品,建瓯市的芝星炭业、华宇竹业,以及建阳区的龙泰竹业等5家企业入选2015年福建省重点上市企业名单,占全市入选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建瓯双羿竹木公司成功与美国“塔吉特”超市合作,订单突破500万美元。政和《竹茶盘》标准化项目,通过全国竹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立项。 我市笋竹产品已由原来单一的鲜笋、竹筷等初级产品,发展到目前竹板材、竹工艺品、竹炭制品、即食笋等多类精深加工产品,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升。2014年全市竹产业产值达200.8亿元。 为推动竹产业发展,我市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文件,并把竹产业发展列入绩效考评和创业竞赛内容。2015-2017年,我市将每年从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奖励资金中,列出专项资金扶持竹产业发展,并计划从市县两级财政中筹措1500万元成立南平市竹产业发展奖励基金,用于竹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和考评奖惩。 此外,竹木加工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突破,省现代农业(竹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和省竹业重点乡镇建设项目已于3月底完成项目实施方案评审。今年我市还计划加大对邵武竹材循环利用加工示范园、双羿竹业中国笋竹生产线、建阳竹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在建和规划重点项目的支持,加快武夷山大竹海生态园、建瓯春天笋批发市场、政和电子商务创业园等项目的建设。☉李文超 建阳区制定“竹王”奖励政策 本报讯 为鼓励多出产优质毛竹,5月20日,建阳区林业局决定每年举办一次“竹王擂台赛”,凡本辖区内的企业、合作组织、林农均可报名参加评选。 奖励标准为:直径17cm的毛竹奖1000元,直径18cm的毛竹奖1500元,直径19cm的毛竹奖2000元,直径20cm的毛竹奖3000元,直径21cm的毛竹奖5000元。每个乡镇(街道)限报两个名额。 “竹王”于当年秋季成竹后申报,经各乡镇(街道)林业站、建阳区林业局竹业股确认后归档。 申报认定后奖给申报者30%奖金,本“竹王”产权归建阳区林业局所有,按规定“竹王”从完整根头起4m以内运送至林业站后再兑付申报者其余的70%奖金,“竹王”剩余部分归原业主所有。 同时,入选“竹王”的业主还能优先享受建阳区林业局“竹业擂台赛”的各项竹业优惠政策。 (陈建平)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