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南平新闻 > 正文

宅基地复垦成新耕地 有人种能产粮

2015-03-24 09:34:5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3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通讯员 邱盛林 何朝晖)23日,在光泽县寨里镇百石村一片新开垦的田里,村党支部委员高荣松说,这里原来是宅基地,去年刚开垦出17亩新田。为了复耕,去年先种玉米、花生等旱作物养地,今年就要灌水种水稻了。新田产粮了,国家复垦的钱才没白花。

近年来,寨里镇结合土地整理、农田综合开发等项目,将近400亩宅基地复垦成新耕地,实现了有人种,能产粮。

固定到户

从闲置的宅基地到能产粮的耕地,有一个复杂艰难的过程。“10亩生田不如1亩熟田”,这生田谁来种?寨里镇想出“谁的宅基地归谁种”并固定不变的办法,既解决了生地没人种的问题,还满足了宅基地主人对先人的怀念之情。寨里镇副镇长、小寺洲原村支书徐华富说,2004年小寺洲村垦复了3片共60亩宅基地,用同一办法,全部落实了耕种人,且几年后全部养成高标准粮田。

补助“养田”

桥亭村佛岭下新村组的余水苟,站在新家门口就能看见贯里那片1.8亩的田地。那块地原是他家的宅基地,2009年土地整理才开垦为耕地的。宅基地变成耕地后,每亩头3年由村里按亩补助200元至400元,经过给田里加耕作层、加有机肥等“养田”措施,很快将瘦田养成了肥田。

贯里原来是一个有十几户人的村民小组,1992年7月4日特大洪灾时全部受淹,全组人因此全搬迁至佛岭下建新村。为保护和利用有限土地,落实“占补平衡”政策,村里先后两次引进农业综合开发和高标农田建设项目。将贯里40亩宅基地复垦成耕地,然后又按固定到户和补助“养田”措施解决“谁种”和“种好”问题。村支书余贤胜说,因为有这两个措施跟进,现在那40亩田全都成高产田了。

回收耕种

百石村这17亩新田,去年完成复垦,当年由村里买种子,雇人种下玉米、花生、地瓜,今年5月就可种水稻,明年村里再雇人或承包给人种1年后,到后年就可分到户了。

宅基地开垦成耕地后,常会出现主人举家外迁、主人家劳动力常年外出等找不到人耕种的情况。为确保垦复一亩耕种一亩,对一时找不到耕种人和地势较高无法引水种水稻的垦复田,寨里镇则采取“回收耕种”和“以旱换水”的办法,即收回垦复田,由村里雇人耕种,把瘦田养成肥田后,再分给人多田少的家庭耕种。以及把种菜等作物的水田恢复种水稻,用垦复田种菜等旱作物的办法,尽可能保证耕地能产粮。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