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规划先行、网格管理、产业带动 建瓯迪口镇多点发力建设美丽乡村

2015-01-08 07:38:2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邓忠卫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1月8日讯(记者 吴杨珠 通讯员 魏剑生 吴楠)一个个垃圾桶摆放路边,一处处护栏安装门前,一棵棵花草扮靓路边,一道道污水管网纵横相连,一处处广场游园宽敞美观……2015年1月3日,走进建瓯市迪口镇,环境优雅、清爽宜人的美丽乡村气息扑面而来,这是该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

针对各村不同的地理风貌、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迪口镇在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原真性保护、开发和利用,尽可能保留乡村独特的韵味。“建设美丽乡村要因村而宜,依据乡村各异的生态文化基因,以山水丰满躯体,以人文增添灵韵,避免百村一面。”迪口镇党委书记叶华说。

在乡村规划上,迪口把全镇作为一个生态旅游大景区来规划,把一个村作为一个旅游景点来设计,打破了长期以来镇村分割的规划建设格局。让美丽乡村美在山水田园、美在村落人家,让农村保持山水田园底色。岩下村结合岩下漂流旅游项目和蟹龙岗景区开发的规划,沿河栽种大量小径竹和木槿花;郑魏村以被列为福建省古村落保护单位为契机,开展古村落保护工作,引来了电影《金瓯》等影视剧组来村中取景;西坑村发挥游击战争时期闽浙赣省委的重要活动地资源,侧重挖掘本村的历史文化,全力打造德育基地,发展红色旅游。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这是以往人们对农村的印象。如何改变农村脏、乱、差?在迪口镇党政班子看来,必须像城市一样,落实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中的“投入、设施、队伍”三要素,推行农村垃圾“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乡镇中转处理”模式。”对此,该镇通过划分区域,定员、定岗、定责,实施网格化管理,改变主体多元管理粗放状况。镇共建办统一指导制定各村环境卫生公约、保洁费收缴机制、保洁员管理考核办法、垃圾清运处理机制、农户房前屋后“三包”及垃圾分类收集机制等制度;全力推进村居环卫整治“六个一”工作,即有一套环卫整治计划、一张保洁范围图、一条卫生示范路、一支保洁队伍、一批环卫设备、一支卫生管理督查队伍。该镇制定集镇砂石料管理制度、停车划线制度和收取建房户卫生保洁押金制度,有效的制止了车辆沿街乱停放、临时摊位占道经营和垃圾乱丢乱倒现象;霞庄村制定评选卫生星级户制度,采取“以奖代补”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全镇新建1座集镇垃圾中转站、17个垃圾填埋场;完成硬化道路46.02余公里,房屋风貌整治110户(栋);投资300余万元完成人畜饮水、村内步道、改厕、改圈等基础设施工程19个,新建文化广场3座,停车场10000平方米;完成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整治和新聚居点建设投资419万元。

迪口镇人大主席魏宏介绍说,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迪口镇还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民自筹”的原则,实行“四结合”。即把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与现代农业、小城镇建设、乡村生态旅游、特色养殖等特色产业有机结合,打造产业强村、产业富民的产业型新农村。大力发展“景谷天”牌高山反季节蔬菜、“良麟”牌紫提葡萄、“坡田”牌高山大米等特色生态农业,培育幸福村庄支柱产业,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途径。努力把迪口打造成建瓯市的“前门院”和省城福州的“后花园”。 至目前,全镇共创建南平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个,推进村16个,启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4个,改造升级农家乐5户,发展特色养殖户30余户。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如今行走在迪口农村,你会发现绿色是这里最好的装饰。茂林修竹,养心养眼;红花绿草,相映成趣。一个名副其实的“生态宜居、美丽迪口”呼之欲出。

建瓯市委报道组 魏剑生 吴楠 报道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