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头条 > 正文

建阳种粮大户谢红有——“种田,连片种植才过瘾”

2014-12-15 08:05:0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邓忠卫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12月1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辉 通讯员 张贵兴 林志明)

14日,冬日暖阳宜人,建阳市小湖镇塘楼村的田野上,几台旋耕机驶过处,一畦畦黑土翻滚成垄。小湖富民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谢红有,和社员一起驾着农机,熟练地在田里穿梭。

“土地流转,让我圆了喜欢种田的梦想;农业机械,让我圆了腰包鼓鼓的梦想。”自称是“粗人”的谢红有笑呵呵地说,掩饰不住得意。

谢红有,35岁,个子不高,黝黑的肤色,满手的老茧,介绍起合作社的农机头头是道,聊起自己的经历却带些羞涩。

“中学毕业后就在家里帮着种田,看着同学朋友都跑出去了,也想着要出去打工。2000年中秋过后,我和村里的伙伴就到广州。白天我们出去找工作,晚上就暂住在老乡那里。人生地不熟没经验,我们被中介忽悠得到处跑,中介费去了不少,可活是找了几个月也没找到。实在没办法,只好给人家打零工,咬紧牙根坚持到年底。”

“2001年春节回来后,想想自己既然打工混不出个人样,而国家和省里的惠农政策越来越多,还不如干脆种田打粮实在些。”谢红有和家里人一合计,大家都很支持。当年,他就承包了20多亩地,收入4万余元。

初战告捷,谢红有有了把种田进行到底的信心。20多亩田不够自己一试身手,谢红有尝试着向缺劳力的乡亲租种农田。今年,光他自己就种了117亩。

“那么多地,种得过来吗?”记者问。“有农机呀。”2004年,谢红有把目光盯上了农机,他和村里的种粮大户谢小奴率先购买了收割机。“以前种的田少、谷价低,买农机划不来。记得2002年,镇里最早用农机的种粮能手示范收割机收割时,每亩要40元,大家都说还不如人工划得来。可如今,随着人力成本的上涨及种田规模的扩大,用农机更划算。”

2008年6月,尝到农机甜头的谢红有和镇里6个种粮大户又合计将规模做大。“种田都得要机械化,何不干脆成立个农机合作社?起码买农机还能有个团购价吧。”

在镇政府的支持下,谢红有成立了南平市第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

“既然做就要做最好的。”谢红有和他的社员通过协作、示范、推广,先后到江西上饶和周边的建瓯、浦城、政和等地跨区作业,每年机械收割水稻2万多亩,壮大了农机合作社。2012年,富民农机合作社成为国家农业部示范社。

“小打小闹只能温饱,种田,连片种植才过瘾!”谢红有坦言,有农机做帮手,一家人种上百亩地不是难事,而且经济效益不比打工差。他算了一笔账:今年稻谷国家收购价加补贴,100公斤300元,扣除成本每亩纯利三四百元,年景好的时候,亩纯利可达五六百元。因为配备了整套的农业机械,基本不用雇工,农忙时只要妻子搭把手,一年有四五万元。两项合计,一家人年收入10万元是三个手指捏田螺——稳拿。

“帮人代耕代插代收的工钱,你漏算了。”小湖农机站站长吴荣生笑着“揭发”。

“对对,没错。”谢红有有些脸红。原来,安排好自己田里的活计后,合作社就用农机帮人代耕、代插、代收,收入也很可观。一年下来,仅帮人插秧、收割就有近千亩,这项收入有五六万元。

12月初,富民农机合作社在原有4台全自动谷物烘干机的基础上,又新购了11台。种田不再弯腰,一人能种百千亩田,供百千人口粮——这是谢红有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正一步步在实现。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