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0月2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旻 林姗 文/图)
随时取现的“提款机”
小王是个“果粉”,刚托朋友买到最新的iPhone6手机,在微信朋友圈里得意地晒着:“自己掏腰包买的哟。”
“自己挣钱自己花”是小王的口头禅。她在福州的一个行业协会工作已经4年,平均月薪5000元左右,每天开着私家车上下班。但她承认:“说实话,要是完全靠自己,根本没法过这样的生活。”
小王的父亲王先生告诉记者,女儿虽然已经工作,但老两口的经济负担有增无减。
“没工作之前,孩子的日常花销除了吃饭、学费,就是买衣服、课外书和出去玩的一些零花钱。”他说,女儿工作后这些花费倒是不用父母再操心了,但她的工资也仅够日常零花、更换电子产品,是个不折不扣的“月光族”,许多看不见的花销都由父母承担着。
“她住在家里,吃饭、过年过节购置大件衣物当然是我们买单。家离上班地点太远,工作第二年就想买车,我们用积蓄帮她全款购置一辆,不仅每年大几千元的保险费得我们来付,每月油钱也帮她付大半。为了让女儿未来有保障,我们给她买了保险,每年交1万多元……”王先生说,看看房价情况,还准备为女儿买套小房子做嫁妆。
“要是光靠工资,她的生活水平肯定得下降。我就这么一个女儿,上学时没过紧日子,现在更舍不得她吃苦。”王先生说。
专家点评:
这是典型的“经济支持型”隐性啃老。子女本身有收入支付日常生活费用、父辈提供大宗花费的经济支援,这种形式多出现在未婚的子女中。
80、90后青年虽然逐渐走上社会,甚至接近而立之年,但由于从小受宠爱,习惯了优渥的环境,很难完全独立地创造生活的物质条件。而对父母隐性的经济依赖,会延长青年的心理断乳期,也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全职免费的“保姆”
“外公难当!”老余一声叹息。
退休几年,老余早已习惯了慢生活。“每天早晨去公园打打太极,上午到社区活动中心找老伙伴下围棋、写书法、打乒乓球,下午在家陪爱人看看电视,或一起上网打打牌,晚上去公园唱歌。那日子,不知道多惬意!”
去年底,外孙的降生将生活节奏彻底打乱。亲家远在外地,心疼女儿的老余夫妻自告奋勇帮忙带孩子。洗尿布、买菜、做饭、收拾家务、哄孩子、给宝宝洗澡等,每天忙得团团转。
“宝宝有一段时间日夜颠倒,白天睡觉晚上闹。女儿要多休息才能喂奶,女婿要上班,也不能熬夜。”老余豪爽地大手一挥,“交给我们吧!”在后来被他称为“噩梦”的那两个星期里,老余夫妻俩轮流彻夜抱着外孙。“屁股一沾椅子宝宝就大哭!那半个月,我爱人的头发白了不少,一下子变老了!”
女儿产假结束上班后,老余与妻子的担子更重了。“又要带孩子又要做家务,真喘不过气来了!”
与身体的辛劳相比,更让老余委屈的是,因为育儿理念不同,女儿吼了他几次。“辅食喂错了,多喂了几口,她都要发飙,一点也没考虑老人家的心情。现在找个好一点的保姆,价格都不便宜,我们做免费的保姆却不被珍惜!隔代哺育,本来就不是我们的义务。”
好在外孙健康可爱,让他觉得“辛苦都值得”。可一想到女儿将来可能还要生第二胎,老余就直呼“要吃不消了”。
专家点评:
让老人帮忙带孩子,也是一种啃老行为,“啃”的是老人的精力和时间。不少独生子女,成年后仍生活经验不足,孩子降生后不知所措,就把养育重任丢给老人家。也有一部分年轻人因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不得已而求助父母。
当老人实在不愿意帮忙带孩子或身体不好时,子女应另请保姆,减
轻老人的负担。对于愿意帮忙的老人,年轻父母也要注意不能当“甩手掌柜”,应在工作之余主动承担养育责任。此外,老人存在精力与知识的局限,子女要尊重其生活习惯与教育方式,要多肯定与交流。
离不开的“保护网”
“真没想到这把年纪了还要帮孩子处理这些事!”年过半百的老张这几天颇有点“心塞”,“拉下老脸”动用各种关系帮儿子跑业务。
老张的儿子毕业于名牌大学,但找工作并不顺利。“儿子很‘宅’,学习成绩虽然好,但社会交际能力一般,在找工作方面远不如能力强的同学顺利。”老张四处打听、左右托人,终于让儿子进入一家通信运营商从事行政工作。
儿子进入知名企业,得到丰厚的收入,老张松了一口气。没想到,
今年儿子所在的部门每人都要完成架设基站的推广任务,而甚少交际的“宅男”儿子自然又把任务摆到老张面前。
“以前光听过‘一人进银行,全家拉储忙’的段子,还觉得很夸张,没想到我现在也得动员全家、朋友来帮孩子搞工作。总不能放着他不管吧!”无奈的老张,只好向亲戚询问有没有在单位负责基站建设方面的工作,或者有没有熟人能对某一片区建基站“说了算”的;再发展到爬山、打球的朋友圈里请人介绍;生意伙伴也都被他问了个遍。“抹下面子来说点好话之外,发现有苗子的总得请人喝茶、吃饭,或者欠下这个人情我得从生意上还给人家……”好不容易,老张帮儿子谈下3个基站的落地。
“说实话,现在社会上有多少人不找家人帮忙呢?能够‘拼爹’是很幸运的。”老张说,除了运用资源帮
孩子找工作、晋升、拉生意这些“大事”,自己的朋友还有为儿子顶撞了上司托熟人去说情的,为孩子能多请一个月产假去请领导帮忙的……“比起来,我算轻松的。”
专家点评:
隐性啃老,也包括成年子女依靠父母的社会关系网络,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便利条件。在中国的文化中有此传统,所以这一形式的啃老最为隐蔽。一方面,人人都生活在社会关系中,通过家庭、亲戚等,调动、支配和利用社会资源是相对成本较低、较为可靠的途径;另一方面,有些年轻人未能充分培养起责任意识和社会能力,而有些父母过于积极“奉献”出自己的社会关系。其不良后果是,让下一代对困难估计不足,逐渐失去开拓的能力,甚至形成“依赖型人格”。
(点评专家:刘劭珩,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