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市东峰茶厂:好茶就是金字招牌
2014-10-20 08:10:14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邓忠卫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东峰茶厂厂长范外生 □朱领军 郑金富 文/摄 建瓯产茶历史悠久,被誉为“千年古茶都”,而东峰镇更因北苑贡茶为世人所识。在4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东峰镇的屡屡茶香不断为这片南方故地增色添香…… 而今,历史的繁华正在重现。行走在东峰镇新建街,大大小小的茶厂鳞次栉比,空气中氤氲着茶叶的清香。在全镇近50家茶企中,范外生的东峰茶厂可谓是一块老招牌,而这块老招牌,在一代老茶人的艰辛努力下,正迸发出耀眼的“金光”。 兴衰之变,从高峰跌入低谷 1982年,建瓯县东峰茶厂建厂。当时,茶叶还属于二类物资,由国家实行统购统销,建瓯全市也仅有东峰、小桥、南雅、小松四个公社茶厂。 在那个以能进国企上班而荣耀的时代,哪怕应聘一个工人的岗位,也是“万人过独木桥”。范外生,这位具有高中学历和7年做茶经历的茶工,在经过层层选拔后,顺利成为了茶厂的会计。 “我们只管生产,销售和市场根本不用愁。”范外生清楚地记得,茶厂成立第一年,就凭借得天独厚的品质优势,成功制作了10万公斤毛茶,销售额八十多万元。 这样的“好年景”,一直持续到1986年。这一年,也是茶厂效益最好的一年,全年产毛茶25万公斤。也正是那年,范外生成为了东峰茶厂的厂长。 市场,总是变幻莫测。上世纪90年代初,茶叶外销市场萎缩严重,作为完全依赖出口的建瓯茶叶来说,无疑是个难熬的寒冬。 “当时我们的茶叶主要是出口日本。1992年起,由于日本茶叶市场需求骤减,我们厂的茶叶出口量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近一半的货物积压在仓库。”范外生心急如焚。 第二年,市场并没有及时转暖,反而越来越让人看不到前景。茶叶滞销,茶山就难以产生效益,种茶的村民便开始纷纷砍掉茶树改种橘子等作物。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