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文化 > 正文

北路戏:康里村的百年文化坚守

2014-10-14 07:58:3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邓忠卫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村民们正在排练节目。

东南网10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云峰 通讯员 张尚瑶 陈孝平 张川闽 文/图)

初秋的屏南县黛溪镇康里村,鼓乐声不断,村民们正在加紧排练北路戏。

北路戏源于山西北路梆子的民间戏曲,俗称乱弹戏,曾一度面临消亡的局面。如今,年迈的艺人重新穿上了古朴的戏袍,解散的戏班子开始重建,年轻人也慢慢加入进来。康里村的北路戏,又一次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这几年村民生活富裕了,想追求健康的文化生活,北路戏又受欢迎了。”戏班班主郑福概脸上挂起了笑容。

百年北路戏

谈起北路戏,土生土长的康里村村民郑福顶如数家珍。

据介绍,康里村的北路戏,最初始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当时,到浙江做茶叶生意的村民郑昌铭等人从温州请来蔡立明、左文相,创办了翠峰北路梆子戏剧团,培养了30多名演员,表演的主要剧目有《狸猫换太子》、《锁阳城》等。

1928年,剧团改称康里北路戏剧团。此后,剧团几易其名,几度停演,几番沉浮:

抗日战争期间停演了7年,1945年恢复演出;

1960年—1972年,因三年自然灾害和“文革”又停演了;

1967年,为响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号召,剧团参加了县第一届戏剧汇演,演出了闽剧《南方怒涛》,之后,剧团再次解散。

1973年,剧团改名康里京剧团,排演了闽剧《南方怒涛》、《一条绳》,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富含时代特色的戏曲。

“1986年是北路戏最辉煌的时候,两个剧团共有69人。”郑福顶说。不过好景不长,第二年不少人外出做生意、打工,剧团人才外流严重,1989年冬彻底偃旗息鼓了。

一个剧团,就是一部时代史。“康里剧团几度沉浮,与时代环境息息相关。”郑福顶说。

古戏迎新生

剧团停摆,老艺人相继过世,新鲜血液迟迟无法补上。眼看村里的北路戏要断了香火,郑福顶等铁杆戏迷们忧心如焚。

2014年春节,在郑福顶等人的多方奔走下,重建康里北路戏剧团的倡议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剧团因此再次复活。

头脑精明的商人郑福概其实对北路戏一窍不通,但架不住大伙的热情邀请,便成了新剧团的首任班主。

新剧团共有29人,年龄最大的79岁,最小的23岁。多数人是多才多艺的土专家、发烧友,有的能自编自导剧目,有的能出演多种角色,有的既能上前台演出,也能在后台吹吹打打。

郑福顶将剧团顺利复活的原因归结为好时代。康里村曾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省地质灾害村和省百个造福工程示范点。近几年来,在省高院、屏南县纪委和香港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的扶持下,村民建起了新房,完善了基础设施,发展起水果等种养业,生活越来越幸福。“大家有钱了,就想享受一下健康的文化生活呢!而北路戏呢,就是最好的选择。”郑福顶说。

今年7月20日,适逢戏神雷海青的诞辰日,当晚,剧团在村里演出传统剧目《打龙袍》,3个小时的演出结束后,不少村民久久不肯离开。这场景,让郑福概激动得热泪盈眶。

传承路漫漫

康里北路戏重出江湖,让人欢欣鼓舞。但在郑福顶等人看来,在保护和传承的路上,康里北路戏依然面临重重困难。

首先面临的是资金难题。剧团成立之初,主要靠村民的捐款在支撑。除郑福概带头捐款1万元外,连70多岁的五保户郑绵腾都将自己省吃俭用的1000元捐了出来。

“大家集资4万元,投工百余天,铺设了水泥地,给戏院做了简单装修,但仍有16万元的缺口。”郑福概说。

其次是设备问题。虽然屏南县电影公司专门送来了价值数万元的幕布、灯光、音响等设备,宁德市财政局也送来了部分椅子。但服装、道具的更新问题依然让人头疼。“服装大部分都是民国时期留下的,沾满灰尘又不敢洗,洗了就坏了。道具是自己做的,很粗糙。这还没算上2800元一把的二胡、1200元一把的京胡和批挥尺、麦克风等,这些都是演员自掏腰包购买的。”郑福概无奈地摇了摇头说,行头这么差,演出效果自然打了折扣,也制约着剧团走出康里村走向市场的步伐。

“现在北路戏在农村还是大有市场的,乡村正月请神等各类民俗活动啊,都会请戏班,图热闹!”郑福概说,遇到剧团演出时,大家都会义务前来帮忙。村民的支持,是激励大家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传承和保护北路戏,需要做的事很多,我们充满期待,希望传统戏曲的春天早日到来!”他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