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边缘生多存心理问题 不及时关爱或演变至悲剧
2014-09-23 09:37:08 来源:半月谈 责任编辑:邓忠卫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家长谈心 父母在这方面责任重大 安徽省淮南矿业集团电力公司卞大兵 看到这个话题,我深深感觉到,孩子成为“边缘群体”,父母责任重大。我儿子今年18岁,总结对他多年的教育,我觉得做父母的有以下几点应该注意: 一是要注意观察。小学阶段,我儿子内向自闭,甚至拒绝接触生人。对此,我们果断决定,送他到少儿武术培训班,不是为了让他学会什么盖世功夫,而是让他在集体活动中,打开心灵,融入团队。实践证明,这个办法非常对路,儿子从此不再自闭。 二是要正面引导。95后的孩子哪个没有QQ,他若没有就是“边缘群体”。于是我主动与孩子沟通:玩QQ没问题,但是必须有节制,每周规定时间。孩子欣然答应,还加我为Q友,一些不便当面说的话,就给我留言。 三是要鼓励交友。孩子迟早要独立走上社会,他们必须要有朋友。他们所处的环境都是年龄相仿的小伙伴,无论男女,都可以交朋友。朋友多了,怎么会成“边缘群体”? 四是要推到校外。书本里的世界与真实的世界是不一样的,这一点,我们当家长的千万别糊涂。为了他们日后能够自立、自强,我们必须让他们多接触社会。小一点时,可以让他在课余时间自己多去同学家、亲戚家玩;大一点时,可以让他到稍远一点的地方去走亲戚;高中毕业后,完全可以让他与同学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旅游。孩子的心胸打开了,他自然知道如何与人相处,就不会成为所谓的“边缘群体”。 观点集萃 一个学生如果是因为本身性格内向而落落寡合还可以理解,但如果是因为学习成绩差、家庭贫困而在学校被孤立,那这样的学校、这样的教育太成问题了。如此势利,学生焉能有健康的价值观?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