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海归” 扎根深山种蓝莓
2014-09-11 08:45:47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邓忠卫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奶油小生”变成“非洲黑人” 对孩子的“不务正业”,汤涵天的父母表现出宽容与鼓励的态度。考虑到木材进口生意渐入低谷,汤父决定接受孩子的意见,逐步向现代农业转轨。 汤氏父子经过慎重考察,看上了建阳市回龙乡浒洲村一片260亩的缓坡山地。反复协商后,他们成功流转了27年的土地使用权。 为何选择闽北建蓝莓基地,而不是人们普遍看好的北方地区?汤涵天说理由有四:一是土壤适宜。经测,这里的土地酸碱度为5.2,呈天然的酸性,与蓝莓需要的PH值4.8相距甚近,而北方的土壤偏中或偏碱,改造难度大,成本高;二是气候适宜。地理位置处于北美最优质蓝莓产区的同一纬度上,全年日照充足,水分充足,是蓝莓最适宜的自然生长区。南方温暖而北方寒冷,蓝莓早熟两个月的时间差,可让抢占市场游刃有余;三是位置适宜。闽北处于长三角与珠三角之间,便捷的交通与较强的购买力,对于迅速拓展市场有着天然的优势。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尽管有思想准备,但创业之艰苦,还是超出汤涵天的意料。 汤氏三口,从繁华都市搬至穷山僻壤,寄居在村民家中;脱下时尚服饰,穿上粗衣布鞋,开始耕山种果。 那片叫“新亭子”的山地,远离村镇。苦竹与杂草丛生,蚊子与小虫群舞。为了在这里安家创业,汤家购置全套机械设备、建造办公楼、实验室、玻璃育苗温室……砍去苦竹、铲净杂草、开垦道路、深耕挖穴、改良土壤、繁殖幼苗…… 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汤涵天都亲力亲为,一丝不苟。打地梁、浇水泥、贴瓷砖、选购发电机、安装监控探头,甚至于冒雨改良红土、栽种幼苗,他总是在现场与工人们一起出力流汗,令众人刮目相看。 “回国一年了,一个忙字是我生活的总概括。”这个蜜罐子里泡大的阳光男孩,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晚上下半夜才睡觉。白天,忙着基地建设;晚上,研究蓝莓各种资料,同时把遇到的问题与困惑,通过网络咨询专家教授和在美国结识的农场朋友。 “孤独?寂寞?没时间考虑这种小资问题。”汤涵天说,因为有互联网,他离世界很近。山沟沟里有清新的空气,有纯净的阳光,还有好听的蛙唱鸟鸣,挺好! 汤涵天虽然出生于富裕家庭,但没有富家子弟的“骄娇”二气,相反,他处处表现出与同龄人不一样的成熟。设计、采购、施工、实验、比较、记录……一掷千金却又精打细算,顾全大局却又着眼细节。山风吹,烈日晒,昔日的奶油小生,如今变成了“非洲黑人”。母亲欧阳晓燕心疼地说:“掉了十几斤肉了。” |
相关阅读:
- [ 05-01]翔安80后海归回家当农民 谋划“现代农业王国”
- [ 04-11]湘潭80后海归醉心文物修复 修复孤品被定“无价”
- [ 03-27]80后海归开咖啡店 把纯正咖啡味从日本带回重庆
- [ 12-06]移民进入“欧洲时代” 中国“80后”海归意愿强烈
- [ 08-05]海归就业报告:80后占八成 未婚占八成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