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南平频道> 南平新闻 > 正文

上半年南平市“三公”经费同比下降36%

2014-07-26 10:02:59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邓忠卫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我市各级各部门切实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厉行节约的要求,采取各项措施,取得明显成效。昨日,记者从市纪委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市“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支出同比下降36%。

念紧制度“紧箍咒”

市委、市政府把规范“三公”经费支出作为厉行勤俭节约的重要内容,印发《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办法》(下称《实施办法》),在规范出国(境)及外出活动报批管理、简化接待工作、精简、压缩会议活动内容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并要求从市领导带头执行。

市财政局通过改革财政预算管理办法,在执行“公用经费”、“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制度基础,对较经常性产生的“公务接待经费”问题,提出预算细化要求。在迎送、住宿、用餐、陪同、车辆和会议6个方面,制定明确详规,如食宿安排定点饭店、内部宾馆,以工作餐和自助餐为主,不上高档菜肴、香烟、酒品;陪同、车辆分级别严控人数、车辆数。

市审计局不断加强“三公”经费审计。结合年度审计项目,将其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进行全面检查,并将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线索,及时移交有关执纪执法部门处理。

市纪检监察机关建立信息月报制度和公务经费开支情况季报制度,及时掌握各县(市、区)及市直单位“三公”经费支出数额,以及同比增减情况,确保及时发现“三公”经费使用异常情况,对超支县(市、区)及市直单位进行快速反应、预警。

打出监督“组合拳”

在“三公”经费支出监督方面,市委、市纪委落实“两责任”,积极创新和强化监督方法,整合各方面力量,形成监督合力。

市纪委对内加强纪检监察室、信访室、党风政风监督室等部门的互相沟通,对外加强与财政、审计、外事侨办、司法等部门的联系,建立常态化工作联动机制。

创新监督检查做法,改变原有直接翻看单位账目做法为先到有关部门调取各餐饮企业、超市、娱乐场所发票使用记录,列出大额消费情况清单,再到会计集中核算中心调取相关会计凭证的“发票倒查”方式,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常态化地紧盯节假日关键时间节点,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明察暗访市直单位、部门“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支出账目,对存在问题的单位下发整改意见书,必要时约谈相关责任人。此外,结合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典型问题,加大查处和曝光力度,结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要求县(市、区)委书记作“点题”述职,并限期整改,群众监督蔚然成风。

抓准执行“有形手”

在《实施办法》中强调指出,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内容。以发放文件、组织培训、召集座谈、专题授课等多种形式,深入普及财经纪律和财务知识,全方位宣传“三公”经费使用管理要求。要求领导干部带好头,增强下基层调研目的性、针对性,清理合并同性质会议,实施“无会周”制度,提高视频会议比例。2013年,会议活动同比减少26.6%,会议费同比下降26.9%。今年一季度,会议费同比下降46.5%。

市纪委监察局严把“报账审核关、财务受理关、支出审批关、开支标准关”四道关口,加强对公务消费情况的监督检查,对“钻空子、搞变通”行为严肃处理,确保公务消费做到真正规范,有序可依。同时,开通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宣传媒体信访渠道、网络廉政评议平台,扩大公众参与监督的范围。市纪委邀请特邀监察员参与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吴建琼 林嘉琦 邱冬勇)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