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南平频道> 本网原创 > 正文

南平城区油烟噪声污染问题为何难根除

2014-07-24 17:46:0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吴杨珠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7月24日讯(记者 吴杨珠 通讯员 彭谢涛)近年来,餐饮、娱乐(KTV)业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但是,餐饮业的油烟、KTV噪声污染也成了南平市城区市民环境投诉的主要问题。

据南平市环保110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南平市"12369"环保投诉热线共接到市民关于油烟及噪声污染投诉743件,近占环境总投诉件七成。2014年上半年,油烟及KTV噪声污染投诉件就达到358件,城区餐饮业油烟及KTV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南平市居民投诉的环境热点问题。

目前,南平市城区内具有一定规模的酒吧、KTV等娱乐服务场所几十家,登记在册的餐饮酒店达到1000家以上。

为解决油烟污染及KTV噪声扰民问题,南平市环保局110办一直都在强化餐饮业油烟和KTV噪声扰民的监督与管理,一旦接到市民投诉就岀警,但问题还是不能很好有效地解决。

南平市环保局110办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为强化对餐饮业油烟和KTV噪声扰民的监督与管理,去年除正常的处理接办投诉件外,环保部门还组织了2次油烟污染及1次KTV噪声污染集中专项整治。今年上半年,该办又组织了2次油烟及噪声专项整治行动,检查了200多家餐饮、娱乐场所,并对存在问题的餐饮、娱乐场所下发整改通知书29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油烟及噪声对市民生活的影响,但还是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

油烟、KTV噪声污染问题为何未能有效控制?环保局110办负责人说,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南平城区特殊的地域、空间和密集的高楼建筑,都不易将油烟、噪声污染的扩散;其次是城区内大量的商住楼不具备开办餐饮、娱乐场所的条件,多数商住楼都没有预留专用的排烟管道,城区内众多的餐饮业仍存在油烟往地沟(下水道)排放的情况;三是不少油烟污染排放单位只顾自身工作环境,不顾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随意安装油烟排气扇,将室内油烟不经处理排出,虽然,这些单位都会按照环保部门提岀的意见进行整改,但整改完后仍容易出现反弹。例如,三元路的"汪记小吃店",在今年1月份环保部门执法检查时就被要求拆除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的油烟排气扇,拆除后,在6月的专项检查时又将排气扇安装上,环保部门只得再次下文责令其整改;四是油烟净化设施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油烟净化设施正常使用半年就要清理一次,但在实际上很多餐饮业主为了减少成本,净化器投入使用后基本没有清洗,或是一年才清洗一次,导致油烟净化器失去功效。如"聚家福中餐厅"5月份刚整改,7月份油烟净化设备又损坏。

由于餐饮、娱乐(KTV)业与工业企业相比有其特殊性,同时周围群众一方面需要餐饮业,另一方面都不希望开在自家门口。所以,油烟、噪声污染纠纷和投诉一直存在。这类污染纠纷和投诉,大部分无法一次性从根本上解决,给环保部门带来了难题,往往问题岀来后,需多部门协调,对问题突岀、居民反映强烈、通过整改而又达不到环保要求的,确实需要关闭的就难上加难。

据了解,目前南平市城区内有30%的餐饮店属无证经营,原因是业主在申办排污许可证时,环保部门人员通过实地查看,认为选址不妥,不符环保要求,未获得环保部门批准和领取排污许可证。

餐饮店要获得环保排污许可证,需获得怎样的要求?南平市环保局宣教中心负责人介绍说,申请开餐馆需要前置审批,即在工商部门拿到营业执照前,必须先得到卫生许可证和环保部门的排污许可证。领取排污许可证的两个必须条件是:楼上不能有居民住宅;污水要能纳入市政污水管道。环保工作人员上门检查,会根据营业面积、经营规模来决定油烟净化器配套何种功率油烟净化器,自己购买的家用抽油烟机或者环保没有认可过的油烟净化器是不行的。

这位负责人说,目前根据《立法法》、《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政府规章无权增设行政许可,且与2006年全国人大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国务院法制办的答复:"公民个人租赁住宅楼开办个体餐馆的,不属于环境影响评价法第16条第三款关于《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中的'建设项目,因此不需要在工商注册登记前办理环评审批手续。"使环保部门在审批中处在非常被动不利的处境,无形中成为"消防队"的角色。

娱乐(KTV)业的噪声污染管理与防治,我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第四十三条己明确,"新建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的边界噪声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核发文化经营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核发营业执照"。"经营中的文化娱乐场所,其经营管理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对违规行为,福建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环境保护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的通知》中,也己明确应承担的法律责仼,最高可处罚10万(边界噪声达7分贝以下处1万-3万以下罚款;达7分贝以上-16分贝以下处3万-8万罚款;16分贝以上处8万-10万)。

治理噪声污染现实性的困难是,噪声的污染具有非常强烈的人为控制因素,这也是造成噪声处理执法难的症结所在。这位负责人表示,在营业性公共场所内要安装和使用音响设备的,必须同时安装使用符合一定标准的噪声监测和公示设备(如噪声监测显示牌),对营业场所的噪声进行24小时监控并记录,以此来实现约束营业期间的噪声水平以达到符合相关标准的目的,否则,环保部门可根据监控设备的记录进行相应的处罚,以此更加有效地控制营业性文化娱乐场噪声污染问题。

针对目前市民反映的社会性噪声:如广场舞、商业(使用喇叭招览生意)、家庭等噪声扰民问题如何控制和解决?市环保局宣教中心负责人说,我国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中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第四十五条第一、二款,规定,"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设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可能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必须遵守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违反规定,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规定报警。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于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警方一般第一次处以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如果警方调解、劝阻之后,情况仍然让人难以接受,市民可以走法律程序起诉噪声制造者。进入法律程序后,举证责任就落在噪声制造者身上了,起诉人也就不用去认定、取证了。

为能较好和有效解决餐饮业的油烟污染问题,市环保110办负责人说:希望市政府能结合南平市城区实际,制定岀《南平市餐饮业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对上述在餐饮业的审批和管理权限方面的问题作出明确解释。对在餐饮业有审批和管理职能的各部门在餐饮业的审批和管理过程中应当履行的义务和承担的责任做进一步明确,同时对违反办法相关规定的,明确需承担的法律责任,便于职能部门依法行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