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帮扶之下有“乾坤” 山乡遍奏增收曲
产业扶贫提能力
邵武市下沙镇屯上村,本是当地一个落后的山区村。2008年,这个面积18.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730亩,山地面积2.31万亩),拥有1412人的村,村民的年人均收入只有6640元,可是到了2013年,村民的年人均收入已经达到16812元。
几年间,屯上村的村民收入何以飞快增加?是“工农结合、企地共建”的产业发展思路,让屯上村成为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的现代农村。
“靠山吃山”,村里首先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此调动农民积极性,充分发挥林业优势。目前,村里有共建林业基地8100亩,人工林9400亩,毛竹林面积1200亩,经济林560亩,并成立森材林业种植等合作社3家,绿化苗木基地新增1家,绿色宝库为屯上村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
现代农业快步走。当地鼓励农户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现代化集约经营,引进年产200万袋海鲜菇的玖发菇业和存栏1.2万只肉兔的豪顺兔业,以“企业+农户”的方式建立企地共赢生产模式。并规范农村土地流转,集中利用闲散土地,新增了蔬菜种植10亩以上大户6户,粮食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大户有10户, 烟叶面积50亩以上的大户4户。新成立的黄鳝养殖合作社,养殖水面超10亩,新增养羊户3户,年养羊超6000头。
工业项目助增收。近年来,该村引进了长信增粘剂、美好竹木等优质企业8家,实现了村级劳动力100%家门口就业。农业、工人身份的自由切换,使得村民能够更加自由地掌控农业生产与企业工作,村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屯上村还在依靠自身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加大引资引项力度,解决发展瓶颈,促进产业提升。近年来,向省、市引进基础设施、技术、种苗等方面科技项目6项,农田水利等惠农项目300余万元。玖发菇业成为邵武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正在申报省级科普基地。美好竹木创新生产工艺与流程,生产的客车底板成为市场新宠。注重市场导向与科技引领,为屯上村的后续发展积蓄了充足的后劲。
“产业化扶贫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只有把优势农业资源和扶贫优惠政策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壮大特色产业基地规模,增强农产品的加工转化能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才能增强造血功能,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眼下,市委、市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抓手,《中共南平市委、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意见》即将出台,全市上下又将集中力量,重点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以此让更多贫困地区“集体增财、农民增收”。
- 2014-03-26南平市政府召开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暨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 2014-03-19漳台两地30余名义工筹集善款 将用于扶贫
- 2014-03-13陈增光:思想先行精准扶贫协同推进
- 2014-03-13扶贫无捷径 滴水把石穿——访全国人大代表李振生
- 2014-03-04尤权:抓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结合
- 2014-03-04尤权:抓好扶贫开发 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结合
- 2014-03-04全国政协委员洪捷序等建议:设立长连武扶贫开发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