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南平频道> 南平新闻 > 正文

南平:帮扶之下有“乾坤” 山乡遍奏增收曲

www.fjsen.com 2014-04-08 07:39   来源:闽北日报    我来说两句

帮扶之下有“乾坤” 山乡遍奏增收曲 —— 南平市扶贫开发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 郑金富

4月闽北,春风正盛,山上山下,满目青翠。走进松溪县刘源村,一幢幢古朴的民居错落有致,处处干净整洁,村边不远的有机茶园里,也是茶树繁盛、翠竹摇曳,处处春意盎然。

刘源村是省级生态村、革命老区村、南平市基层党建示范村,同时却也是省级扶贫重点村。作为昔日的贫困山村,甩掉贫困的帽子,显然不在一朝一夕,但在党和政府一系列扶贫政策措施的带动下,2013年,该村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526元,比2010年增长了74 %。

刘源村的变化,是南平市坚持“自我造血”,大力推进扶贫开发的一个缩影。自2011年国家出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来,南平市扶贫开发工作每年投入1100万元专项资金,转入到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用活土地助增收

桥亭村,是光泽县有名的文明村。年村财7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620元,太阳能路灯贯通全村,水泥路通到组,机耕路通到田,自来水通到户,抬眼望去,一栋栋崭新的农家别墅整齐划一。

436户,2000多口人,人均耕地近两亩,作为光泽县寨里镇耕地最多的村之一,五年前桥亭村年村财不足5万,全村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为了摆脱贫困,当地党委政府从2008年开始鼓励村民种植烟叶,特别设立党员“科技致富示范岗”,让党员带动村民发展烟叶,当年种植面积达到870亩。到2013年,种植面积翻了两番,总产值达474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仅烟叶一项就增收2000多元,村集体烟叶税收返还达30万元。

不仅如此,桥亭村还抓住市场机遇,对接圣农公司发展,将那些荒山和边角低产山垅田改造成肉鸡场,新建的10个养鸡场,如今已全部投产。村民既可以从鸡场基建中赚钱,又因得到提供信息、资金、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及帮助疏通就业渠道,联系在圣农就业岗位,实现收入倍增目标。

如今,全村每年不需1分钱投入,村民就可收入80万元的土地租金,村集体也可增收10万元以上。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桥亭村争取到700多万元投资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规划面积3200多亩,覆盖了桥亭村所有田块。农田基本设施得到大大改善,村民们也转变保守观念形成种植业多样化,种植150多亩甘蔗、马蹄、油菜和食用菌等经济作物,有效拓宽了增收渠道。

除了光泽桥亭村,建阳市回潭村、浦城县吴墩村、松溪县东边村、政和县下园村等一批昔日的贫困村的农民们,也通过盘活土地资源,走上了增收之路。

责任编辑:唐丽萍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