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南平频道> 南平新闻 > 正文

武夷山各界人士谈如何从“万里茶道”走向世界

www.fjsen.com 2014-03-02 09:39   来源:大武夷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武夷山各界人士谈如何借举办第三届“万里茶道”与城市发展中蒙俄市长峰会打响品牌

2013年9月中旬,在第二届“万里茶道”与城市发展中蒙俄市长峰会上,武夷山市长徐春晖从二连浩特市长包崇明手中接过峰会会旗,标志着作为“万里茶道”起点的武夷山成为第三届峰会举办城市。2013年12月30日,第三届“万里茶道”与城市发展中蒙俄市长峰会筹备动员大会举行,徐春晖提出要办出高质量、高水平、高品味、有特色峰会,为加快武夷山国际旅游度假城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昨日,笔者走访了武夷山市各界人士,大家就做好“万里茶道”峰会筹备工作,打响“万里茶道”品牌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武夷山市长徐春晖:“万里茶道”市长峰会在武夷山举行,对武夷山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获得一次举办国际峰会的经验。此次“万里茶道”与城市绿色发展中蒙俄市长峰会是一次跨国性、涉及中蒙俄三个国家的综合性国际会议,第二届峰会已集聚了山西太原、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江西九江、河南焦作以及俄罗斯恰克图、蒙古国色楞格省等中蒙俄三国31个城市和地区参加。第三届峰会力争参加的中蒙俄沿线城市达到50多个。二是新创一个“万里茶道”世遗品牌。200多年前,以武夷山下梅村为起点的“万里茶道”,是与汉唐“丝绸之路”、西南“茶马古道”、宋元“海上丝绸之路”齐名的一条中西方物质文化交换国际大通道。通过举办“万里茶道”中蒙俄三国沿线城市市长峰会,与会代表已形成共识,将共同推动“万里茶道”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三是开辟一条国际观光旅游线路。总长约1.3万公里的“万里茶道”横贯亚欧大陆,中蒙俄三国沿线城市和地区各具特色,通过深化相互间旅游合作,充分发挥每个沿线城市的旅游核心竞争力,互相补充,形成整体效益,有望将“万里茶道”打造成为一条国际旅游黄金带。四是赢得一批友好交流合作城市。“万里茶道”以茶为媒,将沿线中蒙俄三国200多个城市和地区有机串联在一起,互惠共赢延续两个半世纪。如今,借助举办峰会,吸引更多沿线城市、地区加入国际城市联盟,是外树形象交朋友,推动武夷山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

武夷学院原党委书记、武夷文化研究院院长吴邦才:我认为打响“万里茶道”品牌具有三方面重要意义。首先,“万里茶道”自古就是一条通商大道,当时不仅推动武夷山的经济发展,也对沿线城市的经济起到推动作用。重建“万里茶道”品牌不论是对武夷山本地的经济发展还是沿线城市都是有重要促进意义的。其次,“万里茶道”也是一条文化之道。茶叶也是文化产品,通过“万里茶道”,能把我们的茶文化推广到全世界。再次,“万里茶道”也是友谊之道,通过重建,将会加强武夷山与沿线各国经济、文化的往来。

武夷山以茶、旅产业为主,如何依托“万里茶道”这个品牌发展得更好?值得我们思考。目前,我们的茶叶产品还比较单一,基本是冲泡饮品,是否可以依靠科学技术衍生更多茶产品?此外,“万里茶道”将开辟出一条国际观光旅游线路,武夷山也应开辟出相应的茶文化生态旅游线路,迎合游客度假养生的需求。

武夷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亚平:我有幸参加了在二连浩特举办的第二届峰会,对万里茶道的文化内涵及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第三届峰会在武夷山举办,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将加深我们与沿线友好城市的合作,为我市的旅游业开辟国际旅游线路。从工作角度讲,外事翻译组应做好内联外接工作,邀请沿线城市的市长,蒙古、俄罗斯等国的专家和学者,并聘请英语、俄语和蒙语翻译。积极争取沿线城市各界人士、国内外“万里茶道”文化研究人士等共同参与第三届峰会活动。

武夷学院旅游系教授周作明:武夷山以建设国际旅游度假城市为发展目标,但是多年来没有找到一个具体的发展路径和撬动发展的契机与支点。通过举办“万里茶道”中蒙俄城市市长峰会,争取武夷山成为中蒙俄市长峰会永久性会址,将是武夷山建设国际旅游度假城市的好路径。同时,借中蒙俄市长峰会,推动“万里茶道”世界级茶历史贸易文化品牌的建设,将促进武夷山与中蒙俄“万里茶道”城市的茶业贸易、茶休闲养生和茶文化的交流,有助于将每年举办的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升格为亚欧国际茶业博览会。

武夷山原副市长、武夷山市摄影协会主席阮雪清:“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件大事,但是申报的历程将是艰辛的,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万里茶道”沿线涉及3国31市,协调力度和难度很大。此外资料不足,需要深入挖掘,还要申报一些文物单位。以武夷山为例,虽然有历史文化名村下梅,但缺乏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我认为,首先,要积极联络,大力宣传,引起各国各地区对“万里茶道”申遗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其次,要成立领导小组,组织一批人沉下心来,积极寻找、挖掘历史资料、证据、文章、论文等。再者,申遗工作要找准主轴线、主述点。视野要有高度,要立足于武夷山全市。要有高品位、高档次的茶叶历史博物馆,既有丰富文物资料,增强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代影像资料的实时展示。最后,下梅村及其他相关古建筑民居的搬迁、修复、保护工作要同步进行。要进一步加快与国家主管部门的联络,争取早日将“万里茶道”申遗项目列入预备清单。

武夷山市旅游局局长王文谦:打造“万里茶道”品牌,对旅游部门而言,其实是一个大盘子,它是武夷山旅游的一个整体概念。目前,武夷山旅游部门正着手做好老年市场、散客市场、自驾车市场三大精品市场,十大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并打造茶文化线路。清代的下梅村,是武夷山一个重要的茶叶集散地。至今留存在梅溪的景隆码头、崇溪赤石码头, 都见证着清中后期武夷岩茶水路运输的繁忙。比如再现当时下梅码头现状,把这一块区域打造成旅游全域化的一种业态,让旅游景区、景点、市民和游客互动和融合,既能保护300多年前形成的“万里茶道”的珍贵遗存,又能巧妙反映当时的真实情景,对武夷山大旅游无疑是锦上添花。

茶叶专家邹新球:在我看来,武夷山作为“万里茶道”的起点,在历史上,对武夷茶行销万里是有帮助的。另一个就是推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催生了著名的商贸古镇和商贸家族。因为“万里茶道”的品牌建设的需要,包括申遗工作,就会不断加强茶文化,特别是武夷茶文化的研究,这也是提升文化品位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本次市长峰会,加强沿线城市的沟通和友好往来,通过文化建设,推动茶叶贸易,并辐射到其他行业。

万里茶道文化研究专家邹全荣:万里茶路沿线城市的联动,尤其是中蒙俄万里茶道三国沿线城市联合发起“申遗”的宣言后,沉寂的万里茶道历史不仅被唤醒,厚重的资源也被激活。承办第三届市长峰会,对已经获得过世界双遗产地殊荣的武夷山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不仅需要我们同心同德,而且需要有前瞻的眼光来迎接这场盛会。

武夷山市市文体新局局长林建江:中蒙俄三国“万里茶道”沿线31座城市的市长在内蒙古二连浩特,共同签署“万里茶道”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倡议书,作为万里茶道起点的武夷山,相关文献资料及文物古迹的收集整理十分必要。市文体新局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对与万里茶道有关的文物古迹进行了初步摸底,了解到分水关顶还保留着一座光绪年间建成的孤魂总祭,是当地童姓乡绅出资,将万里茶道上客死他乡的商旅集体埋葬之地。此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古驿道、渡口等珍贵遗迹。单单下梅村中就保存着30多栋见证下梅茶市繁荣的清代民居,都是下梅茶商与晋商合作卖茶赚钱后所兴建。这些文物遗迹的修复保存工作将逐步展开。我们还计划组织人员沿茶道寻访,通过征集、复制等多种方式收集历史遗存。同时积极联络省文物局,计划近期召开由万里茶道沿线8省区文物局代表参加的将“万里茶道”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商议会议。

中和(武夷山)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蔡英杰:万里茶道与城市发展中蒙俄市长峰会将在武夷山举行,作为万里茶道起点——武夷山下梅旅游综合体的建设单位,我们感到很振奋,将以此为契机做好相关项目建设。其中重点要做的项目是万里茶道博物馆,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已委托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王绍森设计,博物馆的陈列设计也正在招标中。我们还拟定了2014年的宣传计划书,将借助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海峡出版集团,为万里茶道中蒙俄市长峰会宣传造势。初步研究,5月份将举行“万里茶道:从武夷山到恰克图”大型新闻采风活动,凸显武夷山作为万里茶道起点的历史意义,通过沿途采风,实时宣传万里茶路沿途城市的人文、地理、民俗风情及城市建设面貌。

武夷山国旅总经理黄国光:打造“万里茶道”品牌,很重要的是要走出去做宣传推广工作。早前武夷山在欧美的市场很活跃,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国际旅游总社和上海中国国际旅行社做了大量的推广工作。在西班牙等一些欧洲国家,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有武夷山的宣传画册,但是现在这种宣传推广工作已经中断了,所以欧美市场也相应受影响。因此,万里茶道的品牌推广要常年坚持下去。另外就是要打破交通瓶颈。武夷山旅游的国际市场份额小,很大原因在于没有实现国际航线直飞,国外游客来武夷山要中途转机。如果能够实现直航,解决交通瓶颈,加上持续有效的广告推广,“万里茶道”这一文化品牌可以吸引更多游客,成为武夷山旅游新的亮点。

责任编辑:蓝晓梅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