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南平频道 > 正文

建阳山村惊现屏山书院 为朱熹启蒙老师刘子翚所建

www.fjsen.com 2014-01-08 09:19  张正松 张行健 来源:闽北日报    我来说两句

 

书院正门

书院大厅

屏山书院石碑

长埂小源古巷

武夷山五夫的屏山书院世所闻名,它由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启蒙老师刘子翚所建。因年代久远,五夫的屏山书院已毁。然而,笔者无意间发现,在离武夷山不远的建阳市一个偏僻小村庄内,还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屏山书院。这个书院在建阳市志和莒口镇镇志都没有记载过。真的是个突然“冒”出来的书院。

3日,笔者再次来到建阳市莒口镇长埂村小源自然村。一踏进古巷,屏山书院就映入眼帘。据小源村刘氏族长介绍,这个书院亦为刘子翚所建。

刘子翚和他的书院

刘子翚(1101—1147)字彦冲,号屏山病翁,故书院以屏山命名。刘子翚是宋建州崇安五夫人,后迁居于小源。是南宋的理学家和爱国诗人。公元1143年,朱熹秉承先父朱松遗命,迁居崇安五夫,拜刘子翚为师。《宋史·朱熹传》云:“父松病亟,尝属熹曰:籍溪胡原仲(即胡宪)、白水刘致中(即刘勉之)、屏山刘彦冲(即刘子翚)三人,学有渊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事,而惟其言之听。”在刘子翚的教诲下,朱熹学业大有长进,并考上进士。刘子翚传承了孔子“有教无类 ”的教学宗旨,优先照顾故乡的学子入学,求学者不论贫富贵贱一概接受。虽隐居乡里,却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尽管疾病缠身,仍专事讲学,未曾废离。享年仅47岁。

走近书院,赫然看见“屏山书院”四个砖雕大字,下边的门颊上抹着石灰,门两侧各有一座与门同高的出壁砖柱。门框和门当上皆钳有十余个花形门钉。门头上还横着一块齐楣砖雕,上雕羊、鹿、麒麟瑞兽之类,其间缀以草木花图隔开。双重檐的下方雕着十个象征着“万不到边”的“卍”字,而门头的斗拱等部分也保存完好。从整体上看,书院的正门部分十分气派。

走进门,一座古老的、由石板条铺成的天井首先映入眼帘。不远处,是正对着大门的厢堂,整个太师壁及神案都被漆成红色,正中挂着书生打扮的刘子翚像,壁顶上高挂着“忠臣儒堂”牌匾。正厅并没有太多的陈设。

古石碑与刘氏族谱

书院右厢立着四块古石碑和一块现代花岗岩石碑。虽饱经岁月之摧残,然石碑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可辨。四块石碑分别立于乾隆十七年、乾隆四十六年、道光十三年和道光三十年,碑文简略地记载了家族田产、山林等财产记录及族史。

这时,已年过八旬的刘氏族长刘道成老先生拿来了刘氏族谱。这是文革时期老人冒险保存下来的。族谱有两种:一种是老谱,一种是复印本。翻看老谱,由于一些卷章的丢失,编修的年代已不可考。复印本十册,相传是崇安五夫刘氏完成的。翻开卷宗,可以看到大宋孝宗皇帝御笔行楷:“精忠望族”、“理学名家”字样。复印本中记载着前四卷的目录。其中卷三、卷四记有入闽始祖三公图、五夫始祖三公图、历代显宦记、诗歌、坊匾历代系图等,为我们展现了刘氏家族的繁荣兴盛。据介绍,刘氏族谱也记载了迁移小源村建屏山书院的事实。

病翁故里古村小源

离开屏山书院,我们沿着古村的小巷漫步。阴云为街景蒙上了一层灰色,地面青石历历,与周围斑驳的砖墙相映成趣,极富诗意。

步入小巷,我们被一栋有着巨大木门罩的古建筑所吸引。建筑的门罩上有四个莲花形垂花柱,花板上有着扇形的框,内刻有蝙蝠倒立图,四周有花草雕饰,甚为精美。而在另一栋古建筑中,雕刻精美的淡红色花格扇形窗也保存得十分完整,窗户利用透雕手法,雕图有如意瓶、观音像等,无不惟妙惟肖。

据说,像这样雕刻精美的古代木雕在小源村本并不少见,但是由于一些人的功利心理以及对古迹保护方面认识的不足,许多珍贵的古民居已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甚是遗憾。

责任编辑:唐丽萍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