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兵后许诺放手 法国谋划对非新型伙伴关系
今年对非洲军事干预力度加大,未来将更多倚重当地力量
7日晚,奥朗德在接受法国媒体联合采访时为法国出兵中非辩解。他说,履行国际义务,符合法国人民对自己国家大国形象的构想。奥朗德去年就任总统后曾宣布法国将不再充当“非洲宪兵”,但自今年年初以来,法国就创纪录地在不到1年时间里接连两次出兵非洲。马里《发展报》记者西塞告诉本报记者,无论是在马里问题还是中非局势上,法国都非常积极,尤其是在2013年军事干预力度加大。“法国在马里等地的干预效果显著,但又在基达尔等一些问题上有所保留。法非关系在从紧密的特殊联系到趋向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方向发展。法国很关心非洲地区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不失时机施加其影响力,这当然也出于对保护其在非洲利益的考虑。”
法国曾是部分非洲国家的宗主国,至今与这些国家一直保持着特殊关系,并且在非洲多国尚有军事存在。尽管法国在非洲的影响力有所下降,但非洲在法国的外交棋盘上仍占据重要地位。今年出台的法国国防白皮书就指出,马里危机显示了非洲地区的重要性,非洲的动荡威胁到法国和欧洲安全。
法国国际问题专家吉贝尔认为,国际及非洲局势的变化促使法国重新审视和思考与非洲国家的关系,调整对非政策,逐步改变“非洲宪兵”的角色。5年前被划入“危机之弧”的非洲国家(即从毛里塔尼亚到非洲之角一带)如今已成为“利益优先”地区,各方争相入场,年轻一代的非洲人要求独立自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法国却因经济形势不好而在财力上捉襟见肘。对马里的军事介入让法国花费了4亿至5亿欧元,奥朗德政府承受着不小的舆论压力。
如果想继续维护在这一广大地区的既有地位和利益,法国不能不以务实和多元的态度与非洲开展合作,在非洲事务上转向更多地倚重地区力量,采取“行动地区化”策略。有分析进一步指出,在选择动用军事手段时,奥朗德政府主张坚持两点:一是推动非洲军队参与,二是竭力获得联合国或非盟的授权。军事干预开始后,法国追求“速战速决”效应。比如对中非问题的处理,法国的设想就是短期介入,然后交给非洲多国部队管理,争取数月或1年后将中非维和任务移交给联合国。前期军事干预所需的资金由欧盟支付,美国也提供部分帮助,后期的维和费用则由联合国承担。
- 2013-12-07法国出兵中非共和国 3年来已军事干预非洲四国
- 2013-12-04中国20多年来首派安全部队 今赴非洲马里维和
- 2013-11-21尼日利亚国产巡逻艇明年将服役 欲出口非洲
- 2013-11-08非洲恐怖主义泛滥 警察称外国人付钱可免牢狱灾
- 2013-11-01联合国首次主动攻击非洲叛军 炮兵直升机上阵